[实用新型]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2395.3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董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3 | 分类号: | F16D3/223;F16D3/26;F16D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速 万向节 转向 传动轴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下轴和上轴,下轴包括第一轴套管,第一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花键;上轴包括第二轴套管,第二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形成花键配合;下轴和上轴的实心轴端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星形套、滚珠、保持架、钟形壳和防尘罩。本实用新型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布置角度更加多样化,便于布置转向机在副车架上的安装位置,避让横向稳定杆、排气、电池包等其它系统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转向传动轴一般采用十字销轴不等速万向节结构,为保证转向盘旋转过程中手力均衡需要尽可能保证转向传动轴轴线与转向机输入轴1及转向管柱轴线2的夹角相等,另外需将转向传动轴上节叉3、下节叉4设置一定相位角以弥补转向机输入轴与转向管柱空间夹角(布置原因存在偏距,非共面夹角)引起的转向力矩波动。基于以上限制条件,转向系统硬点设定自由度过小,影响周边系统布置空间;为了满足人机及布置要求常需要妥协,将转向力矩波动率控制在一定水平,无法完全消除,影响转向感知质量;平台沿用性差,共平台不同车型转向管柱人机位置及副车架与下车身相对位置也会有变化,为满足转向力矩波动要求需要将所共用的转向器相对副车架平移或绕齿条轴线旋转一定角度,导致副车架无法通用。
为此,在现有技术中陆续开发了多种球笼式万向节传动轴总成,但它们的转向角度较小,难以满足转向时的大转角要求,而且传动轴总成运行时摩擦阻力较大,影响到动力传送的平稳性、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下轴和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包括第一轴套管,所述第一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花键;所述上轴包括第二轴套管,所述第二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形成花键配合;其中:
所述下轴和上轴的实心轴端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星形套、滚珠、保持架和钟形壳,所述星形套包括管套,所述套管的端部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凹坑,所述管套的内部沿着轴向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套管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沿着轴向延伸的球道,并且在相邻的球道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外球面;所述保持架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内表面具有内球面,所述环状结构的外表面具有外球面,所述环状结构的周壁上设置有方孔;所述钟形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实心轴端,所述壳体的前端内表面形成有内球面,并且在所述内球面上形成有多个球道,所述壳体的前端外表面形成有外沿面;所述壳体的实心轴端插入所述星形套的中心孔过盈配合并在端部铆接,在所述星形套的凹坑处相应施加局部挤压,在所述实心轴端上形成凸起,并与所述凹坑紧密贴合;所述滚珠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方孔内,所述保持架设置在所述星形套上使得所述滚珠的球面与所述星形套的球道配合,并将所述钟形壳套在所述保持架上使得所述滚珠的球面与所述钟形壳的球道配合;所述保持架的内球面与所述星形套的外球面相配合,所述保持架的外球面与所述钟形壳的内球面相配合。
其中,所述实心轴端与所述星形套的套管在端部铆接固定。
其中,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罩壳体,并且所述罩壳体轴向的一端为小孔端,所述罩壳体轴向的另一端为大孔端;所述防尘罩的小孔端与所述第一轴套管外壁贴合并用卡箍箍紧,所述防尘罩的大孔端与所述钟形壳的外沿面贴合并用卡箍箍紧。
其中,所述罩壳体为轴向对称结构。
其中,还包括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的内部形成有花键套内孔,所述钟形壳的实心轴端插入所述花键套内孔并且在外端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花键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侧向锁紧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2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