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手术操作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5837.1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娟;王明远;苏宇虹;何贵新;谢集花;覃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蓝文苑;杨立华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手术 操作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入手术操作支撑架,包括支撑板、伸缩杆和垫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垫板上方,且通过伸缩杆连接垫板一端,所述垫板另一端向下弯曲;或者所述垫板另一端设置有与手术床边框匹配的卡勾。该介入手术操作支撑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介入手术操作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使用时方便收纳,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手术操作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操作医生给患者做介入手术时,患者平卧在DSA导管床上,介入手术常穿刺桡动脉,从穿刺处送入导丝或导管,由于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把手术床边的射线防护挡板立起,以屏蔽射线保护操作者,防护挡板立起后会形成一个深凹槽,由于缺乏支撑,操作医生需要弯腰在凹槽内进行送入导丝或导管的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手术过程中要反复将导丝或导管经穿刺鞘送入手术部位做检查或治疗,患者穿刺部位较低,一些难做的介入手术甚至需要六七个小时,时间久了,不仅导致操作者的手臂疲劳酸累,也会增加操作难度,影响手术顺利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介入手术操作支撑架,具体方案如下:
介入手术操作支撑架,包括支撑板、伸缩杆和垫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垫板上方,且通过伸缩杆安装在垫板一端,所述垫板另一端向下弯曲;或者所述垫板另一端设置有与手术床边框匹配的卡勾。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通过合页连接伸缩杆顶端,所述合页的转动角度为0~270度。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底端与垫板通过铰链或合页连接,所述铰链或合页的转动角度为0~270度。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活动杆、带多个卡槽的空心杆、调节件和锁定件,调节件和锁定件均为塑料材质制成,调节件一端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扣,在活动杆底端活动连接调节件,并一起穿入带多个卡槽的空心杆,活动杆通过调节件与任意一个卡槽活动连接固定在带多个卡槽的空心杆上,锁定件与调节件活动连接;或者所述伸缩杆为微型电动推杆或晾衣架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和垫板均为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材质为塑料钢化玻璃。
本发明的优点
医生做介入手术操作时,采用该支撑架通过调节支撑板的高度,以方便操作医生将手臂放置在合适高度的支撑板上,便于导丝、导管等器械送入和取出,能减轻医生操作时手臂酸累的疲劳。支撑板和垫板均采用塑料不锈钢材质制成,塑料不锈钢材质具有较强硬度,保证支撑力,而且不影响手术区域在x线下的显影。由于DSA导管床在操作中需要经常移动,且受其结构影响,在操作一侧安装支撑架无法起到良好的固定和支撑作用,因此设计垫板跨床固定。该介入手术操作支撑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介入手术操作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长时间的导丝或导管介入手术中,能很好的帮助医生缓解手臂和腰部的不适,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使用时将支撑板折叠好,不仅方便收纳,还节省放置空间,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介入手术操作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活动杆、调节件和锁定件的侧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调节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锁定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板;2:伸缩杆;201:活动杆;202:带多个卡槽的空心杆;203:调节件;204:与卡槽适配的卡扣;205:锁定件;3:垫板;4: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5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泳池水处理用沉淀过滤装置
- 下一篇:可利用废水的节水卫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