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式吸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98791.5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肖刚;彭记康;倪明江;岑可法;骆仲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S10/70 | 分类号: | F24S10/70;F24S23/77;F24S70/60;F24S50/00;F24S30/00;F24S40/10;F24S6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坚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6 | 代理人: | 付建中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 吸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塔式吸热器,包括上集箱、下集箱和设于上集箱、下集箱之间的吸热管组件,所述上集箱上端设有太阳光线二次反射装置,所述吸热管组件为多根吸热管围合成的吸热屏,所述吸热管组件与上集箱、下集箱连接处靠近上集箱、下集箱外周;所述太阳光线二次反射装置包括调姿装置和反射板组,所述调姿装置包括机架和反射板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反射板组包括沿上集箱周向呈伞状均布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内沿与上集箱外周铰接,所述反射板角度调节组件输出端与反射板背部连接。本申请在吸热器顶部加装反射板,可将被下集箱遮挡的太阳光线重新利用,减少弃光率,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把反光板放置下来,还可起到保温、防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式太阳能吸热器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塔式吸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剧烈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太阳能热发电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中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相当于1.7万吨标准煤,十分适合发展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主要包括塔式、槽式、碟式、线性菲涅尔式四种,其中塔式热发电系统聚光比可达300-1500,热电转换效率高且发电成本较低。塔式发电系统主要由定日镜场、吸热器、储热系统和发电系统组成,其中吸热器是光热转换的关键设备。按照结构,塔式吸热器可分为外置管式、腔体式和容积式;吸热与传热介质主要由水/蒸汽、熔盐和空气等。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多的是外置管式塔式吸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可接受360°范围内的太阳辐射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吸热器上下布置集箱,用于放置高压空气罐、缓冲罐和保温材料,但下集箱会遮挡部分光线,导致吸热管下半段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小,容易造成熔盐堵塞,严重影响吸热器正常运行。同时,太阳辐射经定日镜场发射后形成的光斑一般为圆形,导致吸热管受热不均,中间会出现局部过热现象,而四周温度较低,会引起较大的热应力,缩短吸热器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开发出一种可均化光照强度,使吸热管受热更均匀的吸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塔式吸热器,本申请的塔式吸热器制造技术难度较低,系统控制简单,安装成本较低;在吸热器顶部加装反射板,可将被下集箱遮挡的太阳光线重新利用,减少弃光率,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改善太阳辐射光斑的均匀性,减小吸热器的热应力,延长使用寿命;还可照射到吸热器被遮挡的位置,防止传热介质堵塞;反射板具有两个工况,光线充足时,反射板倾斜设置起到反光作用,减少光能源的浪费,无太阳光辐射或者太阳光辐射较低的时候,可以把反光板放置下来,呈竖直悬挂状态,可以为吸热器顶部挡风,减少对流换热,并且起到保温以及物理防护的作用。
本申请的塔式吸热器,包括上集箱、下集箱和设于上集箱、下集箱之间的吸热管组件,所述上集箱上端设有太阳光线二次反射装置,所述吸热管组件为多根吸热管围合成的吸热屏,所述吸热管组件与上集箱、下集箱连接处靠近上集箱、下集箱外周;所述太阳光线二次反射装置包括调姿装置和反射板组,所述调姿装置包括机架和反射板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反射板组包括沿上集箱周向呈伞状均布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内沿与上集箱外周铰接,所述反射板角度调节组件输出端与反射板背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进步:
1)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成本较低;
2)不同工况可实现不同功能,所述反射板具有两个工况:倾斜展开工况和竖直悬挂工况,其中倾斜展开工况可实现二次反射,将太阳光反射到所需位置,如被下集箱遮挡的吸热管下部;竖直悬挂工况可起到局部保温及物理防护作用;
3)减少了散射,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
4)适用性强,适用于不同传热介质的吸热器,其传热介质可为但不限于熔盐、水、超临界 CO2等。
作为优化,所述反射板内沿与上集箱外周铰接处可选用多档位可自锁铰链、阻尼铰链或弹簧铰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8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腔挤压新型饲料膨化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