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压制植物腊叶标本的通风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3492.4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3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孟奇;田天标;房红锴;刘汶泽;肖文欣;陈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5/16 | 分类号: | F26B5/16;F26B21/00;F26B9/10;A01N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18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制 植物 标本 通风 | ||
一种用于压制植物腊叶标本的通风板,包括通风体,所述的通风体为六面均镂空的正方体,通风体的长、宽、高均为6‑15mm,通风体每条棱的宽度和厚度均为1‑2.5mm,若干个结构相同的通风体相邻平铺固定在一起呈立体网状框架结构,构成通风板,通风板的大小为250~350×280~450×6~15m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大大提高了其中的空气流通性,提高了烘干效率,受热均匀,避免产生积热造成标本烤焦甚至起火,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板,特别是一种用于压制植物腊叶标本的通风板。
背景技术
植物腊叶标本是植物分类、形态解剖与系统进化研究的重要科学依据,在植物科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些大的植物标本馆往往收藏百万份以上的腊叶标本,它使得植物学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对采自不同地区的标本。植物学工作者需要到野外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制作腊叶标本需要采集带有花、果实的植物的一段带叶枝或整株新鲜的植物体,使用吸水纸压平和干燥后,装贴在台纸上,即成腊叶标本。制作腊叶标本的关键环节是使用吸水纸压平后的干燥过程,需要在短时间内使植物体内的水分被吸水纸吸尽和蒸发掉,使植物标本能长期保存,不致霉烂。传统的植物腊叶标本压制法采用频繁更换吸水纸干燥,需要备用大量吸水纸,更换吸水纸费工费时,若遇上长期天阴下雨或者换纸不勤,很容易使得标本发霉。此外,传统植物标本的干燥制作方法比较繁琐,对大多数标本来说,往往需要好几天,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干燥的快慢对植物腊叶标本质量的好坏关系很大。标本干得越快,就越能保持植物天然的颜色;越慢,就越容易褪色,甚至变黑或霉烂。为提高干燥速度,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植物学工作者为了改进干燥方法,在压制标本时,使用瓦楞纸板和夹有植物标本的吸水纸相间隔,采用暖风机、恒温干燥箱和红外辐射干燥器等加热源,使加热的热空气通过瓦楞纸孔,从而将植物标本中的水分迅速带走,使植物标本得以快速干燥。迄今为止,所有的改进方法都集中在加热源和加热方法上,并且无一例外采用了瓦楞纸来通风干燥。瓦楞纸板由单层或多层波浪形的瓦楞纸和平坦纸粘合而成。然而,由于瓦楞纸板的面纸透水透气性差,瓦楞纸板内部的瓦楞纸楞高小,因此通风孔径小,加上瓦楞纸粗糙,空气流通时阻力大,又容易被压变形,实际通风效果差,在烘干标本过程中容易造成标本干燥不均匀,通风不畅也容易造成局部积热过高使得标本烤焦甚至燃烧,存在火灾隐患。使用加热方法干燥腊叶标本制作的关键是设法使吸水纸从植物材料吸收的水分快速进入流动热空气,从而实现标本的快速干燥。现有的瓦楞纸板的材料和结构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因此,设计一种专门用于压制植物腊叶标本的通风板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压制植物腊叶标本的通风板,可有效解决现有压制植物腊叶标本中存在的通风板效果差,干燥不均匀,干燥时间久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压制植物腊叶标本的通风板,包括通风体,所述的通风体为六面均镂空的正方体,通风体的长、宽、高均为6-15mm,通风体每条棱的宽度和厚度均为1-2.5mm,若干个结构相同的通风体相邻平铺固定在一起呈立体网状框架结构,构成通风板,通风板的大小为250~350×280~450×6~15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大大提高了其中的空气流通性,提高了烘干效率,受热均匀,避免产生积热造成标本烤焦甚至起火,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风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3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容换流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