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源转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83431.8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尔捷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L23/31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电源 转换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电源转换器,包括连接器及PIN脚,所述PIN脚设置于所述连接器上且向外延伸,所述连接器远离PIN脚一侧设有便于插接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通过螺钉与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异形结构与直柱结构PIN脚结合,便于转换器在一些狭小空间中使用,并且焊接点稳固,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转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电源转换器。
背景技术
电源转换器又称交流转换器,是变压器的一种,由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电力环境不同,民用电压也存在差异,各国电器的电压适用范围也不同,人们主要是通过其上引出的引脚与外围电路连接,从而工作,引脚,又叫管脚,英文叫Pin,就是从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所有的引脚就构成了这块芯片的接口,引线末端的一段,通过软钎焊使这一段与印制板上的焊盘共同形成焊点;现有的电源转换器上的PIN脚,呈直柱形,该种PIN脚能够在常规环境下使用,然而在遇到一些特殊环境,例如在狭小的空间里,电源转换器无法正常使用,因此由于其连接器的厚度是一定的,PIN脚垂直形状下无法进行埋入。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源转换器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电源转换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遇到一些特殊环境,例如在狭小的空间里,电源转换器无法正常使用,因此由于其连接器的厚度是一定的,PIN脚垂直形状下无法进行埋入,因此设计了一种小型电源转换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电源转换器,包括连接器及PIN脚,所述PIN脚设置于所述连接器上且向外延伸,所述连接器远离PIN脚一侧设有便于插接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通过螺钉与本体连接。
对连接器的进一步阐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所述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两者厚度不同,呈阶梯状排列连接,便于人们手持厚度较小的平面,安装取放。
对PIN脚的进一步阐述,所述PIN脚设有若干且并排排列,根据人们需要进行设置,满足不同情境下使用。
对PIN脚的进一步阐述,所述PIN脚包括直柱结构及异形结构两种,采用直柱结构可以满足一般的工作需求,采用异形结构可以再一些特殊环境下使用,两者结合更便于人们使用。
对PIN脚的进一步阐述,所述PIN脚的数量根据使用需求设置。
对异形结构的进一步阐述,异形结构的所述PIN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呈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倾斜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呈竖直放置,使用时,可以将异形结构先插入,接着再将直柱结构插入,定位更方便。
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第二连接部的倾斜角度。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PIN脚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连接器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其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异形结构与直柱结构PIN脚结合,便于转换器在一些狭小空间中使用,并且焊接点稳固,便于人们使用;
2、连接器分为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厚度不同,便于人工手持取放。
3、转接头设置于连接器上远离PIN脚一侧,插接便捷,不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器;11、第一界面;12、第二界面;2、PIN脚;21、直柱结构;22、异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尔捷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尔捷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3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