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中的一种连续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4205.3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逯登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00 | 分类号: | B22D2/00;G01K7/02;G01K1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张晶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中的 一种 连续 测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涉及铸造中的一种连续测温装置;包括测温管、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测温管放入气压保温浇注炉铁水流槽,并浸入铁水中;探测器位于测温管出口;探测器接收测温管底部发出的辐射能,并能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传至信号处理器;连续测温装置还包括大屏幕显示器、数据终端;信号处理器对探测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将温度信号传至大屏幕显示器,通过大屏幕显示器显示测量温度,通过输出电路输出4—20mA标准信号或无线信号传递给数据终端;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测量并显示当前铁水的实际温度,高强度灰铸铁缸体浇注温度波动小,能够充分满足薄壁高质量缸体浇注温度要求;浇注温度实现连续监测,熔炼废品大幅下降,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涉及铸造中的一种连续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多数企业生产灰铸铁缸体均采用热电偶间断测温工艺,且铸件浇注稳定波动大,影响薄壁高强度铸件成型。气压保温浇注炉浇注工艺,采用热电偶间断测温工艺,浇注温度反馈不及时,浇注温度波动大,造成铸件浇注不成型(冷隔)、气孔废品率高,致使铸件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增加。
公开(公告)号为CN209918841U,公开了一种中间包连续测温装置,包括中间包,还包括测温管,所述测温管设置在中间包侧面,测温管伸入到中间包内部,中间包和测温管为一体结构,测温管的顶端设置有感温触头,测温管尾端安装有外盖板,外盖板用于固定测温枪;本实用新型从结构上改变测温管的位置,避免传统方式的结构复杂,辅助的设备多,维护难和维护成本高,利用简单的结构特点降低设备成本,提高测温系统的稳定,并且可以持续的温度的检测。此装置用于铸钢或铸铁行业的中间包连续测温。
公开(公告)号为CN110736550A,公开了一种钢水包钢水连续测温装置,包括红外测温探头、传输电缆、信号处理单元,红外测温探头与传输电缆的一端通过电缆接口连接,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在电缆的另一端,信号处理单元将接收的红外测温信号处理后送出用于显示器显示,所述红外测温探头包括一个管套,管套内设置有红外光探测棒,红外光探测棒与管套之间设置有冷却气通道,红外光探测棒从前至后设置有红外光探测孔,红外光探测孔从前至后分别设置有聚光凸镜、固定孔径光阑和红外探测芯片,红外光经聚光凸镜的聚光穿过固定孔径光阑到红外探测芯片,在红外探测芯片与固定孔径光阑之间设置有一个可调孔径光阑,可调孔径光阑的调节旋钮通过一个调节锁定机构调节锁定。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性较低。
公开(公告)号为CN103743235A,公开了一种无芯气压保温浇注炉,其结构包括坩埚、炉衬、线圈、钢壳和密封炉盖,坩埚置于炉衬内部,炉衬的左右侧分别为进料流槽和出料流槽;坩埚与炉衬之间形成虹吸管,线圈环绕在炉衬的外侧,钢壳安装在线圈的外侧,坩埚的侧上方还设有气体进口。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加热均匀,确保了进料口、出料口和坩埚内的温度一致;而且还具有减少熔渣,使铁水始终保持在流体状态;并且还具有延缓球铁、蠕铁球化衰退的能力;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节能环保和实用高效的优点。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性低。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采用热电偶每半小时一次测温,半小时内铁水温度变化大,无法得知具体数值
(2)核心产品高强度薄壁灰铸铁缸体浇注温度不稳定,难以满足薄壁高质量缸体浇注温度要求,进而影响薄壁高强度缸体质量要求。
(3)铸件浇注缺陷废品率高,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续测温装置,用到气压保温浇注炉,实现气压保温浇注炉连续测温、浇注温度及时反馈。本实用新型实现浇注温度连续监测,减小浇注温度波动,稳定薄壁高强度缸体浇注温度,减少铸件浇注废品,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铸造中的一种连续测温装置,包括测温管3、探测器4和信号处理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4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广域土壤污染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呼吸器托架及消防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