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3020.0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3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檀贵友;邹海晏;陶磊;崔德凯;张青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B60L53/67;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在内的至少两个充电桩、第一开关和检测单元;第一充电桩设置有第一充电枪、第一直流输出单元和第一充电枪插座,第一充电枪与第一直流输出单元电连接;第二充电桩设置有第二充电枪和第二直流输出单元,第二充电枪与第二直流输出单元电连接;第一直流输出单元与第二直流输出单元通过第一开关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系统,根据第一充电枪与第一充电枪插座的连接状态自动控制第一开关的通断即可控制充电功率的大小,在自动控制第一开关导通时即可实现大功率充电,无需人为插拔充电枪头的繁琐操作,更加方便可靠并且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系统。
背景技术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影响充电时间,因此需要较大功率的充电桩以满足快充需求。
目前,现有的充电桩系统,为了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大功率充电,各个充电桩之间为手拉手串联方式,需要人为手动将一个充电桩的充电枪头插到另一个充电桩的插座上,操作繁琐,安全可靠性差,易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系统,根据第一充电枪与第一充电枪插座的连接状态自动控制第一开关的通断即可控制充电功率的大小,在自动控制第一开关导通时即可实现大功率充电,无需人为插拔充电枪头的繁琐操作,更加方便可靠并且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系统,包括: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在内的至少两个充电桩、第一开关和检测单元;
第一充电桩设置有第一充电枪、第一直流输出单元和第一充电枪插座,第一充电枪与第一直流输出单元电连接;
第二充电桩设置有第二充电枪和第二直流输出单元,第二充电枪与第二直流输出单元电连接;
第一开关,第一直流输出单元与第二直流输出单元通过第一开关电连接;
检测单元,检测单元与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并与第一充电枪插座连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充电枪与第一充电枪插座的连接状态,第一开关用于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连接状态导通或关断。
可选的,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充电枪与第一充电枪插座连接时,控制第一开关导通,以及在第一充电枪与第一充电枪插座断开连接时,控制第一开关关断。
可选的,第一充电桩包括电源,第一开关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常开触点;
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第一充电枪插入第一充电枪插座时,第二开关闭合;
电源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开关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电源的第二端与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直流输出单元和第二直流输出单元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电连接。
可选的,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均设置有外壳,第一直流输出单元设置在第一充电桩的外壳内,第二直流输出单元设置在第二充电桩的外壳内,第一充电枪插座设置在第一充电桩的外壳的外侧壁上;
第二充电桩还设置有第二充电枪插座,第二充电枪插座设置在第二充电桩的外壳的外侧壁上。
可选的,第一开关设置在第一充电桩的外壳内或第二充电桩的外壳内。
可选的,第一开关设置在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之间。
可选的,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之间。
可选的,第一充电枪包括第一充电枪头,第一充电枪还用于通过第一充电枪头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第二充电桩设置有第二充电枪插座,第二充电枪包括第二充电枪头,第二充电枪还用于通过第二充电枪头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3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库伦除尘器阳极打二拖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洗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