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光学结构及激光测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2827.2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6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徕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9/00 | 分类号: | G02B19/00;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熠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学 结构 测距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光学结构及激光测距系统,属于激光测距技术领域。激光光学结构,包括:第一反射镜、光电感应器以及聚光镜,第一反射镜位于聚光镜在其光轴方向上的正投影内,第一反射镜用于接收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并沿平行于聚光镜的光轴且朝向远离聚光镜的方向反射激光束,光电感应器设置于聚光镜远离第一反射镜的一侧,且位于聚光镜的焦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光学结构及激光测距系统,其便于生产制造,成本较低,且能够使激光测距系统最终出射的激光束的光轴与聚光镜的光轴平行,同时避免激光器或其线路、壳体等结构对聚光镜汇聚回光的光路的遮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测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光学结构及激光测距系统。
背景技术
脉冲激光测距法又称TOF测距法,其基本原理是测定激光脉冲从发射到接收的飞行时间从而测得激光发射装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精确距离。
为了使激光脉冲经待测物反射后返回的回光,可以被更好的接收,以提高激光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现有的激光测距系统通常会将其最终出射的激光的光轴与其最终接收回光的光轴设置为同轴或平行。一般此种设置的激光测距系统,包括聚光镜、光电传感器以及激光器,其中激光器设置在聚光镜的中心孔中,以使激光器出射的激光与聚光镜的光轴重合,而光电传感器设置于聚光镜的焦点处,以接收待测物反射后返回的回光。
但是,现有的激光测距系统中,由于激光器或准直器设置在聚光镜的中心孔内,因此激光器的线路以及其壳体等结构会对聚光镜汇聚回光的光路产生遮挡,从而导致光电传感器最终接收到的回光较弱,电信号转化效果较差,影响激光测距的精度,并且需要在聚光镜开设中心孔,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光学结构及激光测距系统,其便于生产制造,成本较低,且能够使激光测距系统最终出射的激光束的光轴与聚光镜的光轴平行,同时避免激光器或其线路、壳体等结构对聚光镜汇聚回光的光路的遮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光学结构,包括:第一反射镜、光电感应器以及聚光镜,第一反射镜位于聚光镜在其光轴方向上的正投影内,第一反射镜用于接收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并沿平行于聚光镜的光轴且朝向远离聚光镜的方向反射激光束,光电感应器设置于聚光镜远离第一反射镜的一侧,且位于聚光镜的焦点。
可选地,第一反射镜位于聚光镜的光轴上,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聚光镜的光轴呈45度夹角。
可选地,第一反射镜固定设置于聚光镜上。
可选地,激光光学结构还包括第二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位于聚光镜在其光轴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外,第二反射镜用于接收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并朝向第一反射镜反射激光束。
可选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以及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分别与聚光镜的光轴呈45度夹角。
可选地,激光光学结构还包括准直镜,准直镜的光轴与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相交;当激光光学结构包括第二反射镜时,准直镜的光轴与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相交;准直镜用于连接激光器以准直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
可选地,准直镜设置于调节支架上,调节支架用于调节准直镜的光轴方向。
可选地,准直镜的入射端设置有光纤接口,用于通过光纤与激光器连接。
可选地,激光光学结构还包括滤光片,滤光片设置于聚光镜靠近第一反射镜的一侧,且滤光片位于聚光镜在其光轴方向上的正投影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测距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激光光学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徕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徕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2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微镜载物机构
- 下一篇: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自动阻抗匹配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