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缝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2516.8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福;代亚勇;孟凡元;杨保国;吕权;张磊;王占利;张建东;王晓斌;邱向东;冯国栋;李家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165 | 分类号: | E04F21/16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曹艳芳 |
地址: | 1001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缝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缝器,包括有:筒体,其包括有可拆卸的设置在前方的前盖;活塞,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与筒体形成填充腔;驱动装置,与所述活塞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相对所述筒体做直线移动;喷管,部分位于所述筒体内部与所述筒体连通,且能够相对所述筒体伸缩,在所述喷管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盖相对设置;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一端连接在所述前盖上,能够在喷管被压缩时使其复位;喷嘴,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喷管上。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瓷砖或楼层顶部缝隙均需要人工填充,填充效果差且施工效率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填补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板底、板顶或瓷砖等各种施工产生的缝隙的填缝器。
背景技术
在预制混凝土楼板安装、瓷砖铺设时通常会形成缝隙,这些缝隙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有深有浅,并且还存在缝内空间大而缝很狭小的情况,有时还需要填补相互垂直构件之间的缝隙,现有对缝隙的填充方式主要通过现场施工人员手工填灰、抹平,在填充时因为无法触及到缝隙的底部,导致缝隙被填充时不能填充密实,并且采用人工手动填充,填充速度慢,导致施工效率低。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瓷砖或楼层顶部缝隙均需要人工填充,填充效果差且施工效率慢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对瓷砖和楼层顶部缝隙进行自动填充的填缝器,不仅实现了缝隙的自动填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还能够使得喷嘴伸入到缝隙内从下往上进行填充,确保了缝隙填充密实。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填缝器,包括有:
筒体,其包括有可拆卸的设置在筒体前方的前盖;
活塞,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与筒体之前形成填充腔;
驱动装置,与所述活塞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相对所述筒体做直线移动;
喷管,部分位于所述筒体内部与所述筒体连通,能够相对所述筒体伸缩,在所述喷管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盖相对设置;
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一端连接在所述前盖上,能够在喷管被压缩时使其复位;
喷嘴,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喷管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抹平板,在所述前盖上设置有环形安装槽,所述抹平板为弧形板,其插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环形安装槽转动,在所述抹平板和所述环形安装槽上还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用于对抹平板转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侧壁上的多个弧形限位凸起和设在所述抹平板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卡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弧形限位凸起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马达、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活塞转动的限位轨道,在所述活塞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插装在限位轨道内并能够沿所述限位轨道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电机,其包括有传动输出轴,所述传动输出轴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盖上开设有插装孔,所述喷管通过所述插装孔插装到所述筒体内,在所述喷管与所述插装孔之间设置有用于用于密封的环形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螺纹连接在所述筒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2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采血量的采血针
- 下一篇:膜水袋配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