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连接件的铝合金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7597.2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5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吴寒;彭春;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8 | 分类号: | F16B7/08;F16B7/04;F16B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连接 铝合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连接件的铝合金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主体,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套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杆连接有弧形件,所述支杆的一端贯穿连通套并延伸至连通套的外侧,所述支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连通套的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杆、弧形板、竖板和螺纹杆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两个弧形件对安装在连通套内部的铝合金支杆进行进一步的夹紧,操作方便,大大增加了该铝合金安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使用连接件的铝合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铝合金通常使用铜、锌、锰、硅、镁等合金元素,20世纪初由德国人Alfred Wilm发明,对飞机发展帮助极大,一次大战后德国铝合金成分被列为国家机密。跟普通的碳钢相比有更轻及耐腐蚀的性能,但抗腐蚀性不如纯铝。在干净、干燥的环境下铝合金的表面会形成保护的氧化层。
铝合金支架在组装成连接架的时候需要使用到铝合金的连接件,通过铝合金连接件实现支架的组装,但是现有技术的铝合金连接件通常都是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但是仅仅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容易出现螺钉松动的情况,安全性比较低,并且通过仅通过螺钉安装,其稳定性不够,容易出现铝合金支架安装出现偏离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连接件的铝合金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连接件的铝合金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主体,所述连接件主体的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套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杆连接有弧形件,所述支杆的一端贯穿连通套并延伸至连通套的外侧,所述支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通套的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竖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连通套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弧形板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弧形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杆、弧形板、竖板和螺纹杆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两个弧形件对安装在连通套内部的铝合金支杆进行进一步的夹紧,操作方便,大大增加了该铝合金安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使用连接件的铝合金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使用连接件的铝合金连接结构中连通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使用连接件的铝合金连接结构中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连接件主体;2、螺钉;3、连通套;4、支杆;5、弧形件;6、弧形板;7、竖板;8、连接杆;9、套筒;10、螺纹杆;11、驱动块;12、连接板;13、通槽;14、弧形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7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加工用玻璃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体食品色素配比混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