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制造圆形孔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5582.2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2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桃;李槐;徐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48 | 分类号: | B24B5/48;B24B5/35;B24B41/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0;B24B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制造 圆形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制造圆形孔用打磨装置,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伸缩机构、打磨机构、延展机构、下壳和操作板,操作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和夹料机构,伸缩机构中的伸缩板的前端与延展机构中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操作板的下部与下壳固定连接,下壳外壁的边侧与延展机构中的连接座固定连接,下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移动机构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部通过连接套与角磨机固定连接,角磨机通过连接杆与打磨机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在对圆形孔进行打磨时,不能根据圆形孔的尺寸做出相对应的调节,同时现有的打磨装置打磨出的废料容易进入滑槽内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制造圆形孔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机械设备来提高生产力,使得人类社会的进步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人们将机械所需的零部件进行加工,在经过组装制造出各种人类所需的机械设备,其中对零部件上的圆形孔进行打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加工技术,但是现有的打磨装置在对圆形孔进行打磨时,不能根据圆形孔的尺寸做出相对应的调节,要不断的更换打磨棒,使得圆形孔的打磨效率大幅降低,同时现有的打磨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打磨出的废料容易进入滑槽内,使得工人在打磨时需要不断的清理废料,进一步的影响了打磨效率,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制造圆形孔用打磨装置,通过设置的伸缩机构、打磨机构、延展机构、下壳和操作板,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在对圆形孔进行打磨时,不能根据圆形孔的尺寸做出相对应的调节,同时现有的打磨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打磨出的废料容易进入滑槽内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械制造圆形孔用打磨装置,包括伸缩机构、打磨机构、延展机构、下壳和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和夹料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中的伸缩板的前端与延展机构中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板的下部与下壳固定连接,所述下壳外壁的边侧与延展机构中的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部通过连接套与角磨机固定连接,所述角磨机通过连接杆与打磨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套、第二伸缩套、第三伸缩套和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套的内壁与第二伸缩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套的内壁与第三伸缩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套的内壁与伸缩板滑动连接,利用伸缩机构中所设置的一系列结构进行相互配合,使得打磨时产生的废料被伸缩机构承接住,避免废料进入滑道中,并且伸缩机构的上部为尖角设计,使得废料落在伸缩机构上部以后会自行往伸缩机构的两侧滑落。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紧固螺帽、挡板、连接销、连接板、打磨垫、第一弹簧和打磨外壳,所述打磨外壳的上部通过紧固螺帽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外壳的下部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打磨外壳与连接销滑动连接,连接销与打磨外壳之间采用滑动连接,使得打磨机构具备的收缩能力,进而使得打磨机构插入圆形孔中可自行进行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销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内侧面与第一弹簧抵接,所述第一弹簧与连接销套接,所述连接销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与打磨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可使得连接板和打磨垫在打磨结束后具备一定的复位能力,并且在打磨机构开始进行转动时,第一弹簧可削弱打磨机构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避免打磨垫与圆形孔的内壁产生硬性碰撞,使得打磨机构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进一步地,所述延展机构包括盖板、第二弹簧、连接座、连接辊、延展布和连接件,所述连接辊上绕有延展布,所述延展布的末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延展布可对角磨机后部的区域进行防护,使得打磨下来的废料被延展布所阻挡,避免打磨的废料进入滑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5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具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蜡烛、无线充电底座及蜡烛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