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肠镜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7266.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6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伟;黄庭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伟;黄庭怀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肠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镜套组件,包括管道、金属导丝、导丝套圈、网兜以及套圈调节器,所述金属导丝设于管道内,所述金属导丝的其中一端与导丝套圈连接,另一端与套圈调节器连接,所述管道具有探入端,所述导丝套圈从管道的探入端伸出,所述网兜具有开口端以及合拢端,所述开口端与导丝套圈连接,且所述开口端与导丝套圈的开口重合,所述合拢端与管道的探入端连接。该胃肠镜套组件有效降低异物取出的难度,并能有效防止异物滑落,有效保护病人食管及胃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肠镜套组件。
背景技术
胃肠道异物是常见的腹部急症,由于内窥镜的普及与发展,一些食管及胃内异物能借助内窥镜取出,因而减少了并发症与手术治疗的机会。通常进行异物取出时需要先利用内窥镜观察异物位置,然后使用钳子等医疗器械将异物取出。但异物取出难度高,且在取出异物过程中,难以保护病人食管及胃部不遭受二次受伤,同时难以避免在取出异物过程中,异物再次滑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镜套组件,该胃肠镜套组件有效降低异物取出的难度,并能有效防止异物滑落,有效保护病人食管及胃部。
其技术方案如下:
胃肠镜套组件,包括管道、金属导丝、导丝套圈、网兜以及套圈调节器,所述金属导丝设于管道内,所述金属导丝的其中一端与导丝套圈连接,另一端与套圈调节器连接,所述管道具有探入端,所述导丝套圈从管道的探入端伸出,所述网兜具有开口端以及合拢端,所述开口端与导丝套圈连接,且所述开口端与导丝套圈的开口重合,所述合拢端与管道的探入端连接。
在取出异物过程中,将管道的探入端深入至病人食管及胃部,网兜将异物套住,通过调节套圈调节器缩小导丝套圈,进而缩小网兜的开口端,将异物完全套住,然后将异物取出,可有效防止异物再次滑落,且能有效避免异物取出过程中异物对病人食管及胃部进行二次伤害,同时大大降低异物取出难度,另外,该胃肠镜套组件结构简单,降低器件制造成本,利于普遍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套圈与金属导丝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固定于管道的探入端,且所述支撑管套于金属导丝外。支撑管对金属导丝起支撑的作用,可防止导丝套圈受重力影响变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丝包括第一导丝以及第二导丝,所述第一导丝的一端与第二导丝其中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套圈调节器连接,所述第二导丝远离与第一导丝连接的一端与套圈调节器连接,所述第一导丝与第二导丝的相互连接的一端均折弯设置,并形成所述导丝套圈。设置第一导丝与第二导丝能增强强度,防止容易断裂,且第一导丝与第二导丝均与套圈调节器连接,使金属导丝更容易受力,更容易调节导丝套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丝与第二导丝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导丝与第二导丝一体设置。将第一导丝与第二导丝对称设置有利于受力均匀,利于调节导丝套圈,且第一导丝与第二导丝一体设置,简化金属导丝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内设有导丝通道,所述金属导丝位于导丝通道内,所述导丝通道与支撑管连通。金属导丝可沿导丝通道活动,防止金属导丝受管道内其他结构影响,利于金属导丝正常活动,同时导丝通道对金属导丝起支撑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内还设有窥镜通道,所述导丝通道与窥镜通道之间间隔设置。胃肠镜可沿窥镜通道活动,进行内窥,通过将导丝通道与窥镜通道间隔设置,防止导丝通道影响胃肠镜的正常活动及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内壁上还设有凹陷,所述凹陷与导丝通道适配,所述导丝通道部分嵌于凹陷上。凹陷的设置增大管道内壁与导丝通道的接触面积,使导丝通道不容易从管道内壁脱落,同时,导丝通道部分嵌于凹陷上,可节省管道内的空间,利于管道内部结构的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伟;黄庭怀,未经黄建伟;黄庭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7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