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2593.9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兰芝;高向君;包参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兰芝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胃肠 胀气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腹部按摩仪,所述支撑机构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支撑机构、腹部按摩仪和卡孔,在对患有胃胀气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带有腹部按摩仪的支撑架固定在床体上,并使腹部按摩仪与患者腹部接触,然后打开腹部按摩仪,通过腹部按摩仪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进而通过腹部按摩仪代替人工按摩,可有效的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胃胀气是指当胃、十二指肠存在炎症、反流、肿瘤时,就会使胃的排空延缓,食物不断对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即胃胀气。对于肠胃胀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病人的腹部进行按摩,帮助肠胃蠕动,目前医护人员大都采用人工按摩,其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并且,当医护人员劳累时,容易导致按摩力度发生改变,进而使按摩效果降低。鉴于此,提出一种自动按摩装置,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使患有胃胀气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人工按摩,其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并且,当医护人员劳累时,容易导致按摩力度发生改变,进而使按摩效果降低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腹部按摩仪,所述支撑机构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内壁与固定机构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床体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与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远离床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远离床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和挡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壁和卡孔的内壁均与卡块的表面接触,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和限位块的表面均与支撑机构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和限位块的表面均与支撑架的表面接触,所述卡孔位于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开设,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壁与支撑架的表面接触,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与腹部按摩仪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的表面与卡槽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连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连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与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表面与卡槽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定位块、连接架、腹部按摩仪和床体的中心均在同一垂线上。
优选的,所述锁死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锁死机构以定位块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左右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距离大于连接架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兰芝,未经徐兰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2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孔锤用的调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集成的再加工装置的薄膜转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