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28176.7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1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斌;张戈;李丙轩;林长浪;黄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S3/115 | 分类号: | H01S3/115;H01S3/09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史冬梅 |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光 倒空 激光器 | ||
1.一种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单元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激光单元出光侧的透射反射单元、激光晶体、折叠镜、电光调Q装置和全反镜;
所述激光单元,用于为所述激光晶体提供泵浦光;
所述透射反射单元,用于透射来自所述激光单元出射的泵浦光以及反射来自所述激光晶体出射的激光;
所述激光晶体,将经由所述透射反射单元透射的所述泵浦光转变为激光,并增强入射至所述激光晶体的激光光强;
所述折叠镜的设置位置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为:
其中,L为所述折叠镜距所述透射反射单元的距离,R为所述折叠镜的曲率半径,f为所述激光晶体的热焦距;
所述折叠镜为凹透镜,所述凹透镜的凹面用于将从所述激光晶体发射的激光反射至所述电光调Q装置,并将从全反镜反射的激光反射至所述激光晶体;
所述电光调Q装置用于控制通过其的激光的偏振方向;
所述全反镜,用于将从所述电光调Q装置靠近所述全反镜侧出射的激光再次反射至所述电光调Q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镜凹面上距离所述凹透镜中心轴0~5mm的区域为激光反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为其中R为所述折叠镜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的取值范围为50mm≤R≤1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反射单元为泵浦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反射单元为激光膜,所述激光膜设置于所述激光晶体靠近所述激光单元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单元包括泵浦光源和耦合透镜组;
所述泵浦光源发出的泵浦光入射至所述耦合透镜组;
所述耦合透镜组,用于调整入射至所述激光晶体的激光半径;
所述耦合透镜组包括同轴且凸面相对设置的两个凸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调Q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起偏元件、四分之一波片和电光调Q晶体;
所述起偏元件,用于使通过其的激光起偏,形成S偏振光;
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用于调整通过其的激光偏振方向;
所述电光调Q晶体,用以控制经全反镜反射并通过其和四分之一波片的激光在S偏振光与P偏振光之间转换,使激光在所述透射反射单元和全反镜之间振荡后从所述起偏元件出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偏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偏振片,每个所述偏振片的主轴方向均与入射其上的激光呈布鲁斯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光调Q腔倒空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主轴方向与入射其上的激光的偏振方向呈45°,所述电光调Q晶体的主轴方向与入射其上的激光的偏振方向呈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81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速拼接结构的电力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