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2872.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3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邦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邦正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3;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分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元素含量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第一硫安装座、第二硫安装座、碳安装座;第一硫安装座和第二硫安装座中安装有硫吸收池管,第一硫安装座上设有连通于硫吸收池管左侧的硫室进气口,第二硫安装座上设有连通于硫吸收池管右侧的硫室排气口;碳安装座内水平贯通安装有碳吸收池管,碳安装座上左侧设有连通于碳吸收池管左侧的碳室进气口,碳安装座上右侧设有连通于碳吸收池管右侧的碳室排气口;硫室进气口、硫吸收池管和的硫室排气口构成了硫室通道,碳室进气口、碳吸收池管和的碳室排气口构成了碳室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元素含量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室结构。
背景技术
碳硫含量的高低,是影响钢铁、合金等大规模工业生产基础材料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通过使用高频炉/电弧炉在富氧条件下将分析样品充分燃烧,生成含有CO2和SO2的气体,红外碳硫分析仪利用CO2和SO2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能量的原理,在分析室结构中对气体进行吸收,将CO2和SO2的含量浓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电压信号进行分析,得到CO2和SO2的含量,从而对应得到碳元素和硫元素的含量;
现有的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室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室结构,结构简单、紧凑。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室结构,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第一硫安装座、第二硫安装座、碳安装座;其中,第一硫安装座和碳安装座均位于底板左侧且第一硫安装座位于碳安装座前侧,第一硫安装座左侧和碳安装座左侧齐平且右侧均向右延伸,碳安装座水平宽度大于第一硫安装座水平宽度,第一硫安装座和碳安装座为一体成型构成碳硫安装座;第二硫安装座位于底板右侧;碳硫安装座左侧设有红外光源安装孔;
第一硫安装座和第二硫安装座中安装有硫吸收池管,第一硫安装座和第二硫安装座中水平开设有用于安装硫吸收池管的圆柱形通孔,硫吸收池管左侧位于第一硫安装座通孔内,硫吸收池管右侧位于第二硫安装座通孔内,第一硫安装座上设有连通于硫吸收池管左侧的硫室进气口,第二硫安装座上设有连通于硫吸收池管右侧的硫室排气口,硫室进气口、硫吸收池管和的硫室排气口构成了硫室通道;硫吸收池管左端对应的第一硫安装座位置处及硫吸收池管右端对应的第二硫安装座位置处设有台阶状的硫室透光片安装孔,第二硫安装座的硫室透光片安装孔右侧设有硫室传感器安装孔;
碳安装座内水平贯通安装有碳吸收池管,碳安装座上左侧设有连通于碳吸收池管左侧的碳室进气口,碳安装座上右侧设有连通于碳吸收池管右侧的碳室排气口,碳室进气口、碳吸收池管和的碳室排气口构成了碳室通道;碳吸收池管左右两端对应的碳安装座位置处设有台阶状的碳室透光片安装孔,碳安装座右侧的碳室透光片安装孔右端设有碳室传感器安装孔。
按以上方案,所述碳安装座后侧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直角结构,连接座一直角边通过螺栓连接于碳安装座,另一直角边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柱,碳安装座右端设有安装柱;碳室传感器的探测头位于碳室传感器安装孔内,碳室传感器的接线部分配设有碳室传感器信号板,未连接于连接座的直角边右侧和碳安装座右端安装的安装柱用于安装碳室传感器信号板,使碳室传感器信号板竖向设置,不占用空间;此外,红外光源安装孔用于安装红外光源,红外光源配设有红外光源控制板,未连接于连接座的直角边左侧设有用于安装红外光源控制板的安装柱,使红外光源控制板竖向设置,不占用空间。
按以上方案,所述第二硫安装座右端设有安装柱;硫室传感器的探测头位于硫室传感器安装孔内,硫室传感器的接线部分配设有硫室传感器信号板,硫安装座右端安装的安装柱用于安装硫室传感器信号板,使硫室传感器信号板竖向设置,不占用空间、结构紧凑。
按以上方案,所述碳吸收池管和硫吸收池管均为镀金管;镀金管防止光在碳吸收池管和硫吸收池管中发生漫反射,减少光的衰减,提高检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邦正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邦正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2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的除尘射雾器
- 下一篇: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吸收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