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20591.8 | 申请日: | 2020-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7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琼;谢敏飞;王素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
| 主分类号: | A41D13/06 | 分类号: | A41D13/06;A41D27/00;A41D27/28;A41D31/18;A41D31/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江程鹏 |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足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属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重症患者的足跟易产生压疮的问题。本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包括网兜和泡敷贴,网兜具有内凹的容置腔,容置腔上覆盖有挡片一和挡片二,挡片一和挡片二的两端均固连在网兜上,泡敷贴设置在挡片一、挡片二和网兜之间,网兜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适配且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它通过将泡敷贴包裹在网兜内,并将网兜由连接结构固定在患者脚上,从而减少或避免患者由于足跟与床面长时间接触而导致压疮,使用方便,防压疮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
背景技术
ICU的重症患者大多处于长期躺着的状态,患者的脚后跟长期与床面接触就容易出现压疮,如果将整个脚后跟都通过胶贴贴牢进行防护的话,不易撕下和更换,医护人员在换班时观察不便,不容易清楚哪一个班次时发生压疮,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好地避免足后跟发生压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兜和泡敷贴,所述网兜具有内凹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上覆盖有挡片一和挡片二,所述挡片一和挡片二的两端均固连在网兜上,所述泡敷贴设置在挡片一、挡片二和网兜之间,所述网兜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适配且可拆卸的连接结构。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挡片一和挡片二的外侧沿均与网兜相连,所述挡片一的内侧沿位于挡片二的上方。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挡片一和挡片二由尼龙弹力布制成。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挡片一和挡片二均为网布结构。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泡敷贴至少为一层。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网兜以容置腔为中心的两端分别具有对称设置的延长部一和延长部二,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组件一和组件二,所述组件一设置在延长部一上,所述组件二设置在延长部二上。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网兜的正投影呈椭圆形,所述组件一位于网兜椭圆形长轴的一端,所述组件二位于网兜椭圆形长轴的另一端。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连接结构为子母贴或搭扣或系带。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网兜由具有透气孔的布料制成。
在上述的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所述网兜由尼龙弹力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通过将泡敷贴包裹在网兜内,并将网兜由连接结构固定在患者叫上,从而减少或避免患者由于足跟与床面长时间接触而导致压疮;
2、本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的泡敷贴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数量以进行填充,适应性和操作性更好;
3、本改良的足跟网套结构中的网兜可以进行清洗以循环利用,使用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未经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05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吹塑洗洁精瓶
- 下一篇:一种连续空间弯管检测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