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圆孔的吸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09492.X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3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开进;胡曼;洪咏龙;李国威;薛洋;刘平;隋文;刘川;马洋;张述寅;林成;张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C17/08 | 分类号: | A61C17/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9 | 代理人: | 江丽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孔 吸唾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圆孔的吸唾器,包括吸管以及后端连接部,吸管前端一侧开设有通孔,后端连接部与吸管后端固定连接,吸管中部有一弯折角α。当带圆孔的吸唾器前端接触到口腔软组织时,通孔的存在能分流部分负压从而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降低感染可能性,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圆孔的吸唾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微创口腔外科手术过程中,患者口腔会不断分泌唾液,而且手术过程中也会切开组织流出血液,也会向口腔中注入治疗所需药液,唾液、药液以及血液必须及时吸除,以免造成患者喉部恶心不适,影响手术进程;手术过程中采用吸唾器不断将口腔中的唾液或药液从口腔中吸出,确保口腔外科手术的安全进行,减轻患者病痛。而现有吸唾器的前端为完整的圆管,吸唾器产生负压时吸走口腔中的液体,但持续过大负压容易将口腔中的软组织吸入吸唾器,以至造成软组织尤其是神经损伤,增加了患者感染风险,造成额外的痛苦,同时对患者的心理也产生伤害,非常不利于病患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圆孔的吸唾器,进行口腔微创手术时,吸走唾液、血液以及药液的同时,避免伤害软组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圆孔的吸唾器,包括吸管以及后端连接部,吸管前端一侧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后端连接部与吸管后端固定连接,吸管中部有一弯折角α,吸管前端的端部为弧形。
进一步的,吸管和后端连接部内壁为光滑表面。
进一步的,通孔的直径为1.2mm~1.8mm,通孔距离吸管前端的端面0.5mm~1.2mm。
进一步的,吸管的弯折角α为130°~150°。
进一步的,后端连接部的内径为4mm~6mm,外径8mm~15mm。
进一步的,带圆孔的吸唾器总长为150mm~160mm,吸管前端长度为35mm~45mm。
进一步的,后端连接部设置有阶梯状密封圈。
进一步的,吸管的直径为3mm~4mm。
进一步的,吸管的内外壁以及后端连接部内外壁均涂覆有抗菌涂层,吸管和后端连接部的外壁为亚光型。
进一步的,弯折角度,不影响操作者使用照明灯以及视野。
进一步的,后端连接端内径大,内壁光滑表面,便于清洗和消毒处理。
进一步的,抗菌涂层利于提高带圆孔的吸唾器的抗菌能力,降低因器械污染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外壁亚光型涂层能防止吸管外壁反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吸管前端的端部侧面开设通孔,吸管形成负压时,吸管前端管口与口腔软组织接触时,空气、唾液、血液或药液能从通孔进入吸管,防止吸管持续负压状态,避免损伤软组织,减小病患感染的可能性,同时减轻病患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吸管,2-后端连接部,3-阶梯状密封圈,4-前端,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9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的排气系统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