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IM技术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横梁架设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8796.4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3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昌海荣;张宗忆;黄仲戒;谢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5/04;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地址: | 20007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电气化铁路 接触 横梁 架设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横梁架设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终端控制器、操纵杆、固定支架、伸缩杆、电机、测距仪、摄像机、显示屏,监控终端控制器、操纵杆、显示屏安装在起重机驾驶室内,固定支架安装在起重机起重臂上,伸缩杆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连接摄像机,电机安装在固定支架上驱动摄像机转动,测距仪固定在摄像机上,操纵杆、伸缩杆、电机、测距仪、摄像机、显示屏连接监控终端控制器;监控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BIM处理平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终端控制器通讯连接,BIM处理平台用于建立建筑BIM模型模拟硬横梁架设。本实用新型结合BIM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能够保证硬横梁架设过程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横梁架设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路既有车站改造中,若车站上方有地方供电局的高压架空线,新架设的接触网硬横梁需在既有接触网导线和地方供电局架空线之间穿梭,起重机司机只能在驾驶室中凭经验和大致看到及估算的离既有接触网线和地方供电线的距离来移动起重机起重臂及新的硬横梁,且要求起重臂和新的硬横梁都要离带电部分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稍有不慎,将引起事故,而目前,在接触网硬横梁架设前,只有CAD设计图,并无法知晓架设方案是否可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横梁架设监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确保起重机起重臂和新的硬横梁与带电部分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架设存在安全隐患、无法知晓架设方案是否可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横梁架设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终端控制器、操纵杆、固定支架、伸缩杆、电机、测距仪、摄像机、显示屏,所述监控终端控制器、操纵杆、显示屏均安装在起重机驾驶室内,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起重机起重臂上,所述伸缩杆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其一端连接有所述摄像机用于驱动摄像机上下升降,所述电机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用于驱动摄像机转动,所述测距仪固定在所述摄像机上,所述操纵杆、伸缩杆、电机、测距仪、摄像机、显示屏分别与所述监控终端控制器相连;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BIM处理平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监控终端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BIM处理平台用于建立建筑BIM模型、并通过模拟硬横梁架设过程来确定是否与周围设施产生碰撞从而判断架设方案是否可行。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遥控器、用于接收所述遥控器所发射的信号的红外接收设备,所述红外接收设备与所述监控终端控制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监控终端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报警器安装在起重机驾驶室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起重机起重臂的顶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伸缩杆为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距仪为激光测距仪。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摄像机为红外摄像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摄像机带有用于对比硬横梁架设是否水平的十字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ipad。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8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