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雾护目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7894.6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郭乐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护目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雾护目镜,包括镜片、鼻架和绑带,镜片、鼻架下边缘与佩戴者面部皮肤抵接处设置有气囊,气囊凸起于镜片表面,气囊内部设置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充气体。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防雾护目镜,提高护目镜使用时与面部皮肤的贴合度,同时阻挡鼻内呼出的气体进入到护目镜中形成雾气,以解决镜片产生雾气导致佩戴者视线模糊的问题;通过气囊与佩戴者面部、鼻梁部皮肤抵接,气囊受压产生变形与佩戴者面部、鼻梁部接触面扩大,避免了护目镜下接触位置的压力集中,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也有效预防了压疮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护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防雾护目镜。
背景技术
护目镜是一种滤光镜,可以改变透过光强和光谱,避免辐射光对眼睛造成伤害;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能够有效阻挡飞沫病毒传播,目前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时通过佩戴护目镜进行感染防护;现有护目镜在佩戴一段时间后,镜片上容易产生起雾现象,导致佩戴者视线模糊,影响医护人员实施护理操作;另外护目镜材质较硬,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佩戴者脸部压痕,甚至造成脸部压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防雾护目镜,提高护目镜使用时与面部皮肤的贴合度,同时阻挡鼻内呼出的气体进入到护目镜中形成雾气,以解决镜片产生雾气导致佩戴者视线模糊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防雾护目镜,包括镜片、一体式鼻架和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和鼻架下边缘与佩戴者面部皮肤抵接处设置有气囊,气囊凸起于镜片表面,气囊内部设置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充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连接于镜片下部末端,气囊外表面为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截面呈圆环形或半圆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截面呈U形,镜片末端配置于该U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设置有倾斜面,佩戴者面部、鼻梁部皮肤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沿镜片、鼻架下边缘全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防雾护目镜具有以下优势:
现有护目镜在使用中容易出现雾气遮挡视线、且易造成压力性损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防雾护目镜,通过在镜片和鼻架下边缘与佩戴者面部皮肤抵接处设置有气囊,使得护目镜的下缘与皮肤的紧密结合位置增设气囊,一方面提高了护目镜使用时与面部皮肤的贴合度,同时阻挡鼻内呼出的水气进入到护目镜中形成雾气,保证了视野通畅,另一方面避免了接触位置的压力集中,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防雾护目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气囊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镜片和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镜片和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镜片和气囊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镜片;2-绑带;3-气囊;4-鼻架;5-容置空腔;6-充气阀;7-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7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移动床上用餐板
- 下一篇:一种搅拌筒翻转卸料的履带式混凝土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