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7622.6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7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国;周理;张文科;廖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0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液系统,包括:集液管,用于收集电解液源中排出的电解液;集液箱,与集液管通过第三控制阀连接,电解液经由集液管排放至集液箱中;负压源,与集液箱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收液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收集电解液并能快速调整收集电解液时的收液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化成分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液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负压化成过程中,库位的气液过滤器对负压系统管道内含电解液的气雾转为液态并分离出来,储存在气液过滤器储液罐中,待储液罐到达满液时,通过生产线巡查人员手动进行储液罐收液工序,收液工作受到限制。
现有技术提出一种收液方法,库位气液过滤器储液罐满液时,通过人工手动单独对库位内的气液过滤器储液罐进行电解液排放和收集处理;该方法依赖于人工手动排出储液罐内的电解液和再次收集汇总处理,工作量繁琐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液系统,能够在不依赖人工的情况下完成气液过滤器储液罐内电解液的排放和电解液集中收集。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收液系统,包括:集液管,用于收集电解液源中排出的电解液;集液箱,与集液管通过第三控制阀连接,电解液经由集液管排放至集液箱中;负压源,与集液箱连接。
进一步地,负压源通过第五控制阀与集液箱连接。
进一步地,收液系统还包括与集液管通过第一控制阀连接的正压源,集液箱通过第六控制阀连接排气口。
进一步地,集液管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与集液箱连接,集液管远离第二控制阀的一端通过第四控制阀连接储液罐。
进一步地,集液管通过第一控制阀连接正压源,集液管远离正压源的一端通过第三控制阀连接集液箱,集液箱通过第六控制阀连接排气口。
进一步地,集液箱通过第七控制阀连接储液罐,集液箱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储液罐连接有排液阀。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收液系统,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集液管配合管路系统连接多个排液装置,然后通过控制阀连通供压系统和集液管,通过供压系统和控制阀的配合使用,使得收液系统中的电解液通过集液管进入到集液箱中,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第三控制阀的开关,可以在无需调整负压源的情况下,快速的调整收液系统在集液和待机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液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解液源和集液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收液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种收液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种收液系统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包含以下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7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托盘液压打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气式集成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