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2314.4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乐燕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B01F7/18;B01D2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护理 用喂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口连接有杯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口闭合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传动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壳体中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通过设置的微型电机和转轴的配合,可以带动搅拌叶转动,使固体颗粒药剂与水快速融合,避免人工晃动产生的劳力损耗,且有效的提高了混合效率,通过设置的壳体和杯体的配合,可以在过滤网的作用下,实现药液与颗粒残渣的分离,避免因药剂颗粒残渣黏附与幼儿的咽喉中,引起幼儿的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为了专门治疗儿童疾病所设立的科室,在幼儿入住儿科的过程中,常需要对住院患儿进行护理工作,其中最常见的护理工作是对患儿进行喂药,由于幼儿的吸收能力较差,一般会将固体颗粒的药剂与水混合制成药业,以便于幼儿快速吸收。
一般都是将固体颗粒药剂与水放入喂药瓶中,通过人工晃动的方式,使二者相互融合制成药液,这种方式,较为浪费人力,且混合效率低,另外未溶解的颗粒残渣会随着药液被幼儿吸取,附着于幼儿的咽喉中,引起幼儿的不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通过本装置的设置,避免了人力的浪费,提高了固体颗粒药剂与水混合的效率,且本装置可将药剂残渣与药液分开,避免给幼儿饮药带来不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口连接有杯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口闭合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传动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壳体中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下端侧壁通过多个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闭合块,且闭合块延伸至出料口中设置,所述闭合块上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贯穿过滤网并与过滤网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通过插接的方式闭合于壳体上,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拨动杆相匹配的通孔,且拨动杆贯穿通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闭合块为锥形结构设计,且外表面抛光处理。
优选地,所述杯体上开设有吸料口,且吸料口上设置有堵头。
优选地,所述杯体的下端内壁倾斜设置,所述杯体与壳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微型电机和转轴的配合,可在微型电机的带动下,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使固体颗粒药剂与水快速融合,避免人工晃动产生的劳力损耗,且有效的提高了混合效率。
2、通过设置的壳体和杯体的配合,可以在过滤网的作用下,实现药液与药剂残渣的分离,避免因药剂颗粒残渣黏附与幼儿的咽喉中,引起幼儿的不适。
3、通过设置的闭合块和复位弹簧的配合,使医护人员可以在外部通过拨动杆控制出料口的开启或闭合,便于在搅拌结束后控制药液进入杯体中,避免了拆卸壳体开启出料口的繁琐,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的正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杯体、3盖板、4转轴、5微型电机、6搅拌叶、7隔板、8出料口、9过滤网、10复位弹簧、11连杆、12闭合块、13拨动杆、14通孔、15吸料口、16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乐燕,未经王乐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2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创伤骨科固定架
- 下一篇:工业生产传送带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