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包式缓降器用包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8274.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7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牛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18 | 分类号: | A62B1/18;A62B1/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包 式缓降 器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安全器材领域,提供了一种背包式缓降器用包体,包括:包体本体,所述包体本体包括若干个收纳袋;设备箱,所述设备箱与包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内设置有充气装置和缓降装置;折叠气囊,所述折叠气囊包括颈部缓冲气囊和腿部缓冲气囊;所述颈部缓冲气囊与包体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腿部缓冲气囊与包体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气囊与所述充气装置之间密封连接有充气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的背包式缓降器用包体通过在包体上设置缓冲气囊,避免人体在缓降过程中与墙体或其他建筑物体的直接磕碰,使缓降过程更加安全;通过气泵实现对缓冲气囊的快速充气,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安全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背包式缓降器用包体。
背景技术
在地震、火灾等灾难发生时,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结构特征,加上人员众多,致使高楼火灾逃生成为世界难题,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当高楼中出现烟火、毒气弥漫或其他灾难时,特别是在不能迅速控制灾害时,在楼中生活、学习、工作的广大人群应及时利用疏散设备紧急逃生。
缓降器是一种可使人延绳索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现有技术的缓降器由挂钩、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等组成,使用时将吊带绑缚于人体腰部,这种缓降器仅靠腰部的绑带固定身体,对于使用者的体能要求较高,绑带勒紧的部位,易出现软组织挫伤,安全性差。背包式缓降器相对于吊带缓降器再使用上更方便也更安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背包式缓降器在实际使用中会因为自然界风力和绳索拉力的影响使人体与建筑墙面发生碰撞和摩擦,对人体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系列结构,能够很好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在于能否设计一种技术方案:
1、缓降器的受力点位于人体中心轴线上,以在缓降过程中保持人体的平衡。
2、缓降器在缓降过程中能够在人体和墙面之间形成缓冲,避免人体缓降过程中与墙体发生碰撞和摩擦。
3、缓降器在使用时能够快速的进入可使用状态,即能够在很短时间能完成前序准备工作,快速进入可使用形态。
4、缓降器包体的应该具有易操作性和普适性,能够适用于各类人群。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包式缓降器用包体,包括:包体本体,所述包体本体包括若干个收纳袋;设备箱,所述设备箱与包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内设置有充气装置和缓降装置;折叠气囊,所述折叠气囊包括颈部缓冲气囊和腿部缓冲气囊;所述颈部缓冲气囊与包体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腿部缓冲气囊与包体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气囊与所述充气装置之间密封连接有充气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背包式缓降逃生装置在使用时通常为前背式,也就是包体位于绑缚于人体前侧。通过设备箱内的缓降装置使人体匀速缓慢的下降,通过充气装置快速给折叠气囊完成充气,折叠气囊在充气过程中逐步展开至满气状态,满气状态的折叠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防止人体在下降过程中与建筑墙体发生摩擦或碰撞,使降落过程更加安全。
优选的,所述颈部缓冲气囊满气打开状态时呈开口向上的U形。
优选的,所述腿部缓冲气囊满气打开状态时呈开口朝向包体本体背面的U形。U形气囊对人体的正面和侧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能够保护气囊与墙体发生摩擦时不会发生破损。
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包括内侧气囊和外侧气囊,所述外侧气囊包覆于内侧气囊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充气通道设置为气管,所述气管设置于包体本体的收纳袋内,所述气管设置为橡胶管。气管设置在收纳袋内避免裸露在外侧被损害。
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设为手动隔膜气泵或电动隔膜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牛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牛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8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