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透声耳塞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6211.1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0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安红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红叶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 代理人: | 孙树棠 |
地址: | 036015 山西省朔***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耳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包括一对镜像对称的耳塞单体,耳塞单体包括耳挂、防水透声膜、耳塞安装件和耳塞,耳挂由连接一体的弯折部和主体部组成,安装孔外端面安装防水透声膜,耳塞安装件包括连接一体的固定主体和耳塞安装柱,固定主体外周侧设有安装嵌条,固定主体通过安装嵌条嵌入安装槽中实现安装于主体部,耳塞安装柱从安装孔内侧伸出,耳塞安装柱用于安装耳塞,防水透声膜能够阻止水进入传声孔、通孔、耳塞孔从而起到防止水进入耳朵的目的同时声音可穿透防水透声膜到达耳朵,最终实现防水透声功能,实用性强,另外,耳塞与耳塞安装柱安装稳固,穿戴不易分离脱落,满足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上运动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运动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透声耳塞。
背景技术
人们在进行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上运动时,为了防止水进入耳朵内,会在左右耳朵处佩戴防水耳塞堵住耳朵,现有防水耳塞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不足之处:一是现有防水耳塞为实心结构,穿戴时除了隔绝水进入耳朵同时也隔绝了声音,不利于人们说话交流,甚至严重时遇到紧急危险,也不能得到别人的有效提醒,因此现有防水耳塞使用不便捷;二是现有防水耳塞主要由壳体和软胶体两部分组成,使用时软胶体是直接塞入耳朵内而壳体是外露的,它们两者的安装结构不稳固,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壳体和软胶体相分离、耳塞戴不稳直接掉落等现象,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防水耳塞阻止了声音传递、结构不稳固、穿戴易分离掉落,为此提供了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包括一对镜像对称的耳塞单体,所述耳塞单体包括耳挂、防水透声膜、耳塞安装件和耳塞,耳挂由连接一体的弯折部和主体部组成,主体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外端面安装防水透声膜,安装孔内设有安装槽,耳塞安装件包括连接一体的固定主体和耳塞安装柱,固定主体外周侧设有安装嵌条,固定主体通过安装嵌条嵌入安装槽中实现安装于主体部,耳塞安装柱从安装孔内侧伸出,耳塞安装柱用于安装耳塞,固定主体设有传声孔,耳塞安装柱设有通孔,耳塞设有耳塞孔,传声孔与通孔相通,通孔与耳塞孔相通,防水透声膜盖合传声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塞包括基圆部和安装在基圆部外周侧由内向外的第一弧形片部、第二弧形片部、第三弧形片部,基圆部设有与耳塞安装柱相配合的基圆安装孔,基圆安装孔与耳塞孔相通,耳塞安装柱外周侧设有相隔开的安装台阶和限位台阶,基圆部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一弧形片部、第二弧形片部之间,第二环形槽位于第二弧形片部、第三弧形片部之间,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的直径大于基圆安装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塞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声孔为M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水透声耳塞整体结构设计独特,通过耳挂将耳塞单体挂装到耳朵上,耳塞塞入到耳朵中,防水透声膜能够阻止水进入传声孔、通孔、耳塞孔从而起到防止水进入耳朵的目的同时声音可穿透防水透声膜到达耳朵,最终实现防水透声功能,实用性强,另外,耳塞与耳塞安装柱安装稳固,穿戴不易分离脱落,满足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上运动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对耳塞单体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耳塞单体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耳塞单体的主视图;
图4是本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耳塞安装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耳塞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耳塞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红叶,未经安红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6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匙状注脂针
- 下一篇:一种眼科用移动式护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