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痰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71472.8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玲;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市中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亚男 |
| 地址: | 63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痰组件,属于医用物品技术领域。一种吸痰组件,包括:吸痰管、气囊、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吸痰管包括伸入端和操作端;气囊套设在伸入端的外侧;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囊和充气组件连通;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囊和安全阀连通。本实用新型气囊充气后,可以对患者的气管导管内壁的附着物进行清理,由于安全阀的存在,气囊中的气体压力不会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值,从而能够限制气囊的体积,不会因过度充气导致气囊体积过度增大,从而导致吸痰管不容易拔出而造成意外拔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物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痰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痰管是通过负压原理对插管患者的气管导管进行吸痰操作、对患者气管导管内的粘液或者呕吐时的及时处理。改进的气管导管内的吸痰管带有气囊,气囊充气后鼓起,可以对插管患者的气管导管内壁的附着物进行清理,但是,由于气囊未充足气时,达不到清理的目的,而过度充气又会导致与气管导管贴合过紧,不易于拔出,存在意外拔管的风险。同时传统吸痰管无法有效精确控制插入深度,导致插入气管引起患者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组件,以解决现有带有气囊的吸痰管,气囊鼓起的大小不可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痰组件,包括:吸痰管、气囊、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吸痰管包括伸入端和操作端;气囊套设在伸入端的外侧;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囊和充气组件连通;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囊和安全阀连通。
本实用新型气囊充气后,可以对插管患者的气管导管内壁的附着物进行清理,由于安全阀的存在,气囊中的气体压力不会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值,从而能够限制气囊的体积、压力,不会因过度充气导致气囊体积过度增大,而导致与气管导管贴合过紧,不易于拔出,存在意外拔管的风险。
进一步地,上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中部在吸痰管的内部沿吸痰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在吸痰管中进行延伸,避免位于吸痰管外侧而压迫插管患者的气管导管。
进一步地,上述气囊的外侧设有多个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上设有凸起,便于对患者的气管导管内壁的附着物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端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充气组件连通;第二通道与出气管连通,并且第二通道内设有安全阀。
进一步地,上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空针和单向阀,空气孔针与第一通道连通,单向阀设置在第一通道内,并且单向阀位于空气空针与进气管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块设有吸引接头,吸引接头与吸痰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安装块的设置,便于对安全阀、充气组件、吸引接口等部件的设置,便于对各个部件的整合,使整个组件便于操作和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吸痰管的外侧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刻度可以根据不同气管导管类型观察、限制吸痰管插入的深度,防治吸痰管插入气管,引起患者不适。
进一步地,上述吸痰管的外侧中部套设有深度限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限位组件可以限制吸痰管插入的最大深度。
进一步地,上述深度限位组件为夹子,深度限位组件的夹持部夹持在吸痰管的外侧,并且夹持部的内侧壁的形状和大小与吸痰管的外侧壁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限位组件可以在吸痰管上进行调节,配合刻度线,可以改变吸痰管插入的最大深度,以便适应插入不同气管导管的插管患者。
进一步地,上述吸痰管靠近伸入端的位置设有吸引侧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市中医医院,未经南充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14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导向功能的升降柱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机控制升降的事故汽车专用拖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