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氧剂尾气回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9399.0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孟海波;杨颖;罗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C01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5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氧剂 尾气 回收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氧剂尾气回收处理系统,包括有综合吸收塔、成品盐酸罐、真空机组和碱液配制罐;所述综合吸收塔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成品液体中间罐、一级吸收段金属筒体、气液汇集器、二级吸收段金属筒体、气液混合器、气液混合室和三级吸收塔;本实用新型能够回收利用副产氯化氢气体,制取盐酸,变废为宝;同时,控制抗氧剂168制备过程的反应压力,进而通过反应压力的控制实现氯化氢气体生成速度的控制和抗氧剂168制备过程的反应速度的有效控制,提高抗氧剂168的产品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占空小,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费用少,压力系统和吸收剂系统切换自由,尾气排放易达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抗氧剂168尾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抗氧剂168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亚磷酸酯抗氧剂,是树脂加工中不可缺少的热稳定剂,能有效地防止加工过程中卤化氢的产生,从而大大减少了对模具的腐蚀,并能分解在聚合物降解中形成的氢过氧化物而起到良好的增效作用。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之一,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耐高温,挥发性小,抗萃取性强,并能显著提高制品的光稳定性。同时,抗氧剂168也是目前比较安全的热稳定添加剂,其己获美国FDA批准,德国、瑞士、日本、意大利等国也己准许用于接触食品的制品中,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约为1400~1600t/a,且不断增长。目前我国研究生产抗氧剂168产品的单位有10多家,但大都规模较少,产率较低,特别是没有解决好副产氯化氢的尾气回收问题。
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当大(1:450);用水吸收氯化氢生产盐酸的技术比较成熟,是工业副产氯化氢最常规的处理方法。现阶段最完整的氯化氢吸收及尾气处理工艺系统是由:一级降膜吸收器、二级降膜吸收器、三级尾气吸收塔、四级水利喷射泵、五级碱洗塔组成的综合吸收系统;具有吸收能力强;尾气处理彻底等优点。其缺点是:系统装置庞大;一次性投资和运行操作费用高。
现实生产中,因为该系统一般不是主工艺路线;为了节省投资和降低后期运行费用;很少有企业建立完整的成套系统。尤其是生产规模不大、氯化氢产量不稳定的工艺装置;在满足工艺需求的前提下,用户对一次性投资、占用空间、运行费用、操作简便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体化设计的单机设备需求和期待度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剂168生产制备过程中的尾气回收处理系统。回收利用副产氯化氢气体,制取盐酸,变废为宝;同时,控制抗氧剂168制备过程的反应压力,进而通过反应压力的控制实现氯化氢气体生成速度的控制和抗氧剂168制备过程的反应速度的有效控制,提高抗氧剂168的产品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占空小,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费用少,压力系统和吸收剂系统切换自由,尾气排放易达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抗氧剂尾气回收处理系统,包括有综合吸收塔、成品盐酸罐、真空机组和碱液配制罐;
所述综合吸收塔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成品液体中间罐、一级吸收段金属筒体、气液汇集器、二级吸收段金属筒体、气液混合器、气液混合室和三级吸收塔;
所述成品液体中间罐的底部设有吸收液循环出口和成品液体出口,成品液体出口经第一管道与所述成品盐酸罐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浓盐酸泵,中部设有吸收液进口,上部设有第一氯化氢气体进口,第一氯化氢气体进口与抗氧剂尾气出口经第九管道连接,第九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
所述一级吸收段金属筒体与成品液体中间罐连接处的内部设有第一浮动管板,第一浮动管板的过流孔内连接有第一石墨换热管,一级吸收段金属筒体的下端设有第一循环水入口和第一排污口,上端设有第一放空口和第一循环水出口;
所述气液汇集器与一级吸收段金属筒体之间经第一固定管板连接,第一固定管板的过流孔的下侧与第一石墨换热管连接,第一固定管板的过流孔的上侧连接有第一液体再分布成膜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9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