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导流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8905.6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范鉴莲;陈静;李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德威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B65D33/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甘紫红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导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导流袋,包括:正面袋本体及背面袋本体,所述正面袋本体的四周均与背面袋本体压合固定在一起,所述正面袋本体与背面袋本体之间形成有一液体容腔,所述正面袋本体上设有一沿顶部一侧往下延伸并朝外凸设的导流通道,所述背面袋本体上设有一沿顶部一侧往下延伸并朝外凸设一导流通道,所述背面袋本体的导流通道与正面袋本体的导流通道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能使液体定向流出且具有液体不会残留在袋口或袋子表面、便于回收及制作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液体导流袋。
背景技术
人们通常采用图1所示的普通袋型、或图2所示带有吸嘴的袋型作为液体包装袋。
图1所示的普通袋型在倒出液体的时候需要在袋顶处将袋子用剪刀类的工具剪开,剪开的口根据每个消费者的手法不同会导致剪开的口的大小不同,使得液体倒出不定向,在倒完后袋顶剩余的液体会残留在袋口并流出在袋子表面,污染袋子及消费者的手部,用户体验感差。
由于图1所示的普通袋型的缺陷,使得图2所示的带有吸嘴的袋型产生,图2所示的带有吸嘴的袋型虽然可以指定液体的倒出,十分方便,但是较普通袋型,需要生产特殊袋型并封上硬质的吸嘴,在工艺上多了一道封通道的工序及通道的材料,耗时耗材,同时也不利于废物回收,给社会环境带来压力。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定向流出且液体不会残留在袋口或袋子表面的液体导流袋,便于回收及制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液体导流袋,包括:正面袋本体及背面袋本体,所述正面袋本体的四周均与背面袋本体压合固定在一起,所述正面袋本体与背面袋本体之间形成有一液体容腔,所述正面袋本体上设有一沿顶部一侧往下延伸并朝外凸设的导流通道,所述背面袋本体上设有一沿顶部一侧往下延伸并朝外凸设一导流通道,所述背面袋本体的导流通道与正面袋本体的导流通道对应设置。
所述导流通道的中部间隔设有若干往下延伸的分支导流通道。
所述导流通道的开口由底部逐渐向顶部变大。
所述正面袋本体的顶部一侧的上边及侧边均分别凹设有一缺口,所述背面袋本体的顶部一侧的上边及侧边均分别凹设有一缺口,所述正面袋本体的缺口与所述背面袋本体的缺口对应设置。
所述背面袋本体的导流通道朝下倾斜相交于背面袋本体的顶部一侧边缘,所述正面袋本体的导流通道朝下倾斜相交于正面袋本体的顶部一侧边缘。
所述背面袋本体的导流通道的顶部斜率小于底部的斜率,所述正面袋本体的导流通道的顶部斜率小于底部的斜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通道的结构设计,于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沿正面袋本体的顶部一侧的导流通道位置的周缘及背面袋本体的顶部一侧的导流通道位置的周缘剪出液体倒出口,由于导流通道的设置,便于打开液体倒出口,且能让装于本实用新型内的液体可以经由导流通道导引流出,使本实用新型内的液体定向流出,形成稳定的水柱,且由于导流通道具有一定的回流功能,从而从本实用新型倒出液体后不会残留液体于液体倒出口及正面袋本体、背面袋本体上,且本实用新型不用增加封嘴的工艺,从而不产生多余的工时及耗材,具有便于回收及制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普通袋型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的带有吸嘴的袋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德威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德威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8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混凝土浇筑用除泡装置
- 下一篇:膜敷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