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器材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3564.3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1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泗宝;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泗宝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M25/02;A61M25/00;A61B50/22;A61B17/3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衡水铭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4 | 代理人: | 陈雷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介入 治疗 器材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器材固定架,包括安装板和器材线路,所述安装板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粘接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磁铁片,所述安装板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所述第二绕线柱上端设置有固定挡盘,所述第一绕线柱上端设置有调节挡盘,所述安装板上端位于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接框架,所述器材线路缠绕于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外侧并且贯穿卡接框架。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简单合理,相比于现有的器材线路固定架,能够更好的对线路进行卡接固定的同时,便于线路的收纳和收放使用,另外安装随意方便,实用效果更佳,值得现有市场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器材固定架。
背景技术
我国是医疗大国,并且我国近些年的医疗水平发展也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在我国的医疗领域中,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时会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介入器材进行固定。目前,申请号为CN20102067672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介入治疗器材固定架,它包括底座和定位架,底座上设有定位架,定位架上设有活动卡。
但是现有的治疗器材固定架依旧存在如下技术缺陷:现有的技术方案为了保护治疗设备将治疗设备的导丝或者连接线通过固定架进行导入卡接,防止散落不整而被工作人员误绊带动治疗设备摔落损坏;但是现有的装置使用时由于没有安装的结构,无法将整体结构在治疗室内进行放置安装,实用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对于设备的连接线并没有进行缠绕收纳,使用时依旧会被绊倒而引发事故。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器材固定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器材固定架,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器材固定架,包括安装板和器材线路,所述安装板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粘接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磁铁片,所述安装板上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所述第二绕线柱上端设置有固定挡盘,所述第一绕线柱上端设置有调节挡盘,所述安装板上端位于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接框架,所述器材线路缠绕于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外侧并且贯穿卡接框架。
优选的,所述粘接板底部可更换设置有一次性粘纸,一次性粘纸为双面涂胶结构,一次性粘纸内侧面粘接粘接板底部,所述一次性粘纸外侧面设置有可撕下的保护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绕线柱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挡盘,所述第二绕线柱底部设置有轴承件,且第二绕线柱底部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安装板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调节挡盘底部设置有螺纹轴螺纹插接连接于第一绕线柱的上端,所述调节挡盘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卡接框架横向贯穿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底部设置有弧形放置槽便于器材线路放置,所述开口槽内设置有卡箍与放置槽对接设置对器材线路卡接。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内壁纵向设置有滑轨与卡箍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卡箍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螺纹贯穿卡接框架,且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泗宝,未经刘泗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3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便携式按摩器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医疗器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