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农业灌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6845.6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3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飞;陈棋峰;蒋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棋峰;郭文飞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B01F1/00;B01F7/18;B01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48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农业 灌溉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农业灌溉机构,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搅拌机构、灌溉管、连接管和支管,所述搅拌机构外壁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搅拌机构的另一端与灌溉管活动连接,所述灌溉管的外壁与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该便于安装的农业灌溉机构,通过设置的连接管与灌溉管之间通过连接柱进行螺纹连接,且灌溉管内壁的两端均设有螺纹,不仅连接时无需焊接,且连接比较方便,而且可以根据种植面积的不同来自由地增加灌溉管的数量来增大灌溉的面积,电机带动轴杆转动,搅拌杆加速肥料的溶解,溶解后的肥料溶液由连接管输送到灌溉管,螺纹连接的支管能够将肥料溶液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以达到施肥均匀安装方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农业灌溉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近30年来果园高产量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大部分化肥和水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而随地弃置,导致大量养分损失并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生产模式为主,传统耕种只能凭经验施肥灌溉,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构成严重威胁,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传统的施肥方式俨然成为一种错误且具污染性的方式,不仅浪费资源造成污染,且浪费人力物力进行施肥,但若开始就计量好施肥所用的肥料,又会出现对每个农作物施肥的量掌握不好,施肥不均匀的问题,现有的一些灌溉机构一般为水管外部开孔,施水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农业灌溉机构,具备施肥不浪费,施水均匀的优点,解决了浪费资源,施水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农业灌溉机构,包括搅拌机构、灌溉管、连接管和支管,所述搅拌机构外壁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搅拌机构的另一端与灌溉管活动连接,所述灌溉管的外壁与支管的一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的内部包括搅拌桶、水泵、出水管、进水管、底座和计量表,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搅拌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外壁与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外壁与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计量表,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另一端与搅拌桶的外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计量表能够测得水的用量,方便掌控灌溉的程度及施肥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的内部包括进料口、电机、轴杆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桶的顶部与进料口的外壁铰接,所述搅拌桶的顶部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轴心处与轴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杆的外壁与搅拌桶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轴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桶能够加速肥料的溶解,不会造成肥料定量后施肥掌握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管的内部包括固定柱和连接柱,所述灌溉管内壁的两端开设有螺纹,所述灌溉管的外壁与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固定装有防滑圈,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所述灌溉管的内壁与连接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与连接管的内壁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结构连接,连接比较方便,而且可以自由组装连接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的外部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支管的外壁与喷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管内部的两端开设有螺纹,所述支管通过设置的固定柱与灌溉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管也为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及运输,喷头能将化肥溶液输送的作物根部,防止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的外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顶盖的外壁与支管远离灌溉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灌溉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与顶盖的外壁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棋峰;郭文飞,未经陈棋峰;郭文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6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