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泵泵壳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3961.2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伟;罗绍华;杨海龙;雪增红;秦高明;赵建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F04D29/04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肖云杰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泵泵壳密封结构,包括泵壳和可转动穿设于泵壳的泵轴,泵轴穿出泵壳的位置段与泵壳之间设有螺纹密封机构;螺纹密封机构包括套设在泵轴穿出泵壳的位置段上的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沿泵轴长度间隔设置且位于泵轴的同端,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的外圆周面上加工有外螺纹并与泵壳对应形成螺纹密封,泵壳开设有泄压环腔,泄压环腔位于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之间;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相向的一端均延伸至泄压环腔以相互连通,泄压环腔连通泵壳的入水口。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密封效果,防泄漏性能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变容式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泵泵壳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泵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流体,请参见附图1,流体从泵壳1上的入水口被吸入,经压水室4,被叶轮3从出水口被泵出。工作时,泵轴2带动泵壳1内的叶轮3高速旋转,泵轴2的两端通常是延伸穿出泵壳1的形式,一端穿过轴承箱并连接动力源以输入扭矩,另一端连接轴承箱体以作为转动支撑。为了防止或减少泵壳1内被泵送介质从泵轴2穿出泵壳1的位置泄漏,在泵轴2穿出泵壳1的位置段与泵壳1的壁之间常采用机械密封或螺旋密封结构,机械密封结构的效果相对更好但成本也更高,图1所示螺旋密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有泵轴穿出泵壳两端位置处介质泄漏的问题出现,泵长期使用运转导致零件逐渐摩擦后,泄漏更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心泵泵壳密封结构,避免现有的泵轴与泵壳之间的螺纹密封效果不太好的问题,取得提高密封防泄漏性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离心泵泵壳密封结构,包括泵壳和可转动穿设于所述泵壳的泵轴,泵轴穿出泵壳的位置段与泵壳之间设有螺纹密封机构以防止泵壳内被泵送介质的泄漏;所述螺纹密封机构包括套设在泵轴穿出泵壳的位置段上的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所述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沿泵轴长度间隔设置且位于泵轴的同端,所述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的外圆周面上加工有外螺纹并与泵壳对应形成螺纹密封,所述泵壳开设有泄压环腔,所述泄压环腔位于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之间;一级螺纹轴套和二级螺纹轴套相向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泄压环腔以相互连通,所述泄压环腔通过泵壳上开设的通道连通至泵壳的入水口。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级螺纹轴套位于泵壳的内侧,二级螺纹轴套位于泵壳的外侧,二级螺纹轴套的内端延伸入所述泄压环腔,二级螺纹轴套的内端面周围设有一圈凸沿,凸沿的外径大于所述二级螺纹轴套上的外螺纹的大径。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螺纹轴套的周向外侧套设有与泵壳固定连接的第一衬套,所述一级螺纹轴套上的外螺纹与第一衬套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密封;所述二级螺纹轴套的周向外侧套设有与泵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衬套,所述二级螺纹轴套上的外螺纹与第二衬套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密封,二级螺纹轴套的内端延伸出第二衬套的内端面并设置所述凸沿。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与泄压环腔的连通口位于泄压环腔的周向内壁;在泵轴的轴向上,所述连通口和凸沿的设置位置对应以利于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螺纹轴套上的外螺纹的大径小于一级螺纹轴套上的外螺纹的大径,凸沿的外径大于所述一级螺纹轴套上的外螺纹的大径。
进一步地,所述泵壳为轴向剖分的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3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