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3645.5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威;金城;崔秀伟;卞晓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E02B9/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利水电工程 引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竖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为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第一过滤区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引水管,第二过滤区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引水管;所述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内均设有清理机构,每个清理机构上均设有过滤网;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本实用新型便于工作人员一边对使用过的过滤网表面进行清理,一边持续对水源的引流,不仅避免引水管出现堵塞的现象,而且提高了引水效率;能够对将水进行过滤,避免引水管出现堵塞的现象,而且能够实现一边清理过滤网,一边持续引水的功能,提高了引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水渠是大型而且由高墙所筑成的工程,可将高山及丘陵附近的水源引到城内。
目前一般采用的是以地上水泵引水的方式将水从水源地抽到引水渠中,在水泵的出水口处会连接分流箱,其分流箱上会设有多个引水管。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引水管的长度较长,容易出现弯曲的现象,即引水管的倾斜转弯或直角转弯处容易被水中的杂质堵塞,且引水管的弯道处疏通不便,导致水流速降低甚至不流通的现象发生,降低了引水渠的引水效率。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20841520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该结构通过电动气压缸,对引水活塞进行提拉引水,因而不会出现引水活塞倾斜现象,减少人工对引水活塞倾斜而进行的调整,从而节省人力浪费,且储水装置与引水装置为上下一体结构,从而避免了相隔较远的运输水,减少了水泵运输水而浪费的电能,而本申请的箱体内设置有隔板,可以将杂物直接过滤掉,避免引水管出现堵塞的现象,能够实现一边清理过滤网,一边持续引水的功能,提高了引水效率,与该专利实现提高引水效率的方式有本质区别;又如公开号为20995830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该结构包括分流座,所述分流座上开设有集水腔,分流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连接头,且水泵连接头的一端延伸至集水腔内,所述分流座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加压槽,且加压槽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进水口延伸至集水腔内,所述加压槽远离集水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引水孔,所述加压槽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板,且活塞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内密封固定套设有第二单向阀,活塞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是通过加压提高水流速来达到提高引水效率的,而本申请通过设有的箱体内部的两个过滤网以及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抽水泵、三通管、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能够将水分别切换抽入至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的内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一边对使用过的过滤网表面进行清理,一边持续对水源的引流,不仅避免引水管出现堵塞的现象,而且提高了引水效率,是通过防止引水管的堵塞来达到提高引水效率的,与该专利的工作原理不一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该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引水的过程中出现引水管堵塞降低引水渠的引水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竖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为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第一过滤区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引水管,第二过滤区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引水管;所述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内均设有清理机构,每个清理机构上均设有过滤网;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个开口与抽水泵的输出轴连接,另外2个开口分别与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的顶部连通;所述三通管与第一过滤区连通的开口管壁上设有第一水阀,三通管与第二过滤区连通的开口管壁上设有第二水阀;所述过滤网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一端贯穿箱体的底部且连接有排污阀。
所述过滤网为锥形不锈钢网。
所述过滤网分别位于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的内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3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训练跳绳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装饰面层的弹性粘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