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多路出料的自动下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1055.9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锁;贾荣庆;李从民;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多路出料 自动 料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多路出料的自动下料斗,包括料斗架、主料斗和倾斜槽道,所述的主料斗安装于料斗架上,主料斗的下方阵列设有若干分路料斗,所述分路料斗呈倒锥形,分路料斗的下端均通过旋转开合机构与倾斜槽道相连接;所述的旋转开合机构包括主体机架、转盘和若干叶片;旋转开合机构的驱动柄均与一横向设置的控制杆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杆一端连接至控制盒,所述的控制盒安装于料斗架下部的纵梁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分路料斗进行同时多路下料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下料效率,减少堵塞,使下料后的物料分布均匀,避免了因单路下料导致的物料高度堆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可多路出料的自动下料斗。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下料斗均为单路出料的方式,出料时易堆积成较高的锥形坡,需要频繁得通过人工推平,人工推平效率低,且很多物料下料时的有毒扬尘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多路出料的自动下料斗,包括料斗架、主料斗和倾斜槽道,所述的主料斗安装于料斗架上,主料斗的下方阵列设有若干分路料斗,所述分路料斗呈倒锥形,分路料斗的下端均通过旋转开合机构与倾斜槽道相连接;所述的旋转开合机构包括主体机架、转盘和若干叶片,所述的主体机架上设有若干机架导向槽,所述转盘上设有若干转盘导向槽,所述的若干叶片呈中心对称的圆周分布于转盘内,叶片上设有与机架导向槽配合的第一凸块和与转盘导向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块;转盘的侧边连接有一驱动柄,所述驱动柄通过主体机架侧边设置的避位槽伸出,旋转开合机构的驱动柄均与一横向设置的控制杆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杆一端连接至控制盒,所述的控制盒安装于料斗架下部的纵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盒内设有遥控模块和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与控制杆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叶片共有6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开合机构的开合比为0.5。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转盘导向槽整体呈六边形状。
更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倾斜槽道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凸块呈圆柱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凸块呈方形柱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分路料斗进行同时多路下料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下料效率,减少堵塞,使下料后的物料分布均匀,避免了因单路下料导致的物料高度堆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开合机构,可以实现紧凑的结构布局,有效节约空间;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杆实现所有旋转开合机构的同时控制,实现了所有分路料斗的同时开启与关闭;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倾斜槽道,可以减少相邻分路料斗之间的影响,使得物料下料后整体分布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多路出料的自动下料斗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旋转开合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叶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转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料斗架,2、主料斗,3、分路料斗,4、旋转开合机构,5、倾斜槽道,6、主体机架,61、机架导向槽,7、转盘,71、转盘导向槽,8、叶片,81、第一凸块,82、第二凸块,9、驱动柄,10、控制杆,11、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1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式的平仓刮料板
- 下一篇:一种床旁用辅助采血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