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5741.5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2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信化;杜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H01B3/44;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9;H01B7/295;H01B7/2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用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电缆,包括内导体,所述内导体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远离的内导体一侧固定套接有内层导体,所述内层导体远离绝缘体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外层导体,所述外层导体远离内层导体的一侧固定套接有护套。该无人机用电缆,通过采用了镀银铜线的内导体,使得电缆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绝缘体材料内层发泡聚乙烯降低了电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同时有效降低了电缆的自身重量,内层导体与外层导体均采用镀银铜线编织,密度大,从而使得无人机在电子侦察、GPS卫星定位和电子对抗中抗干扰能力强,使得电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用电缆。
背景技术
无人机所用电缆一般由整机电缆(即机身电缆)、油箱电缆、油泵电流传感器转接电缆、舵机电缆、发动机电缆等几部分组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各领域的需求,不同用途的无人机需求正与日俱增,一般的无人机在高空飞行中,由于受到拉力、电缆自身重力以及飞行时的摇摆力,电缆在传输过程中应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不能中断,而现有的无人机使用的信号传输电缆,多为常规电缆,自身重量大,抗拉抗扭强度不足,常造成供电以及信号中断,安全及稳定性差,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用电缆,具备信号传输稳定,安全性强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无人机在高空飞行中,由于受到拉力、电缆自身重力以及飞行时的摇摆力,电缆在传输过程中应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不能中断,而现有的无人机使用的信号传输电缆,多为常规电缆,自身重量大,抗拉抗扭强度不足,常造成供电以及信号中断,安全及稳定性差,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用电缆,包括内导体,所述内导体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远离的内导体一侧固定套接有内层导体,所述内层导体远离绝缘体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外层导体,所述外层导体远离内层导体的一侧固定套接有护套。
优选的,所述内导体采用单股0.9mm镀银铜线材质。
优选的,所述绝缘体采用发泡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材质,且该绝缘体的外径为3.2mm。
优选的,所述内层导体与外层导体均采用镀银铜线材质。
优选的,所述护套采用聚全氟乙丙烯材质,且该护套外径为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用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无人机用电缆,通过采用了镀银铜线的内导体,使得电缆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绝缘体材料内层发泡聚乙烯降低了电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同时有效降低了电缆的自身重量,内层导体与外层导体均采用镀银铜线编织,密度大,从而使得无人机在电子侦察、GPS卫星定位和电子对抗中抗干扰能力强,使得电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2、该无人机用电缆,通过采用了镀银铜线,使得电缆具有优良耐腐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力,护套采用聚全氟乙丙烯材料,使电缆外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低磨擦性、不粘性和润滑性、耐化学腐蚀、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耐高温、难燃且对人体无任何损害,安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剖视图。
其中:1、内导体;2、绝缘体;3、内层导体;4、外层导体;5、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5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式耳机穿戴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电平变频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