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管理的应急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0363.1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5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苏元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27;H01R13/629;H02B1/46;H02B1/48;H02J9/04;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015300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管理 应急 供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管理的应急供电装置,涉及供电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U形槽板和供电机本体,U形槽板的上下两端面对称焊接有安装耳,安装耳通过螺钉连接在左开口箱的一端,U形槽板的内部等间距的焊接有导电空心柱,供电机本体靠近U形槽板的一端等间距的焊接有导电柱主体,供电机本体位于下凹槽滑块与上凹槽滑块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左开口箱、导电柱主体、导电空心柱、供电机本体、第一外螺纹柱、第二外螺纹柱和活动杆结构,这样设计使得供电机本体稳定固定在左开口箱的内部,提高了供电机本体的稳定性,以及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控导电空心柱是否通电,进而避免了电量的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管理的应急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供电装置,是指将电能通过输配电装置安全、可靠、连续、合格的销售给广大电力客户,满足广大客户经济建设和生活用电的需要的装置,其中,应急供电装置属于供电装置的范畴,应急供电装置是针对停电情况下给广大电力客户输送电能的装置,应急供电装置作为一种惠及民生的应急备用装置近年来受到推广。但是,现有的应急供电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现有的应急供电装置在外框内部的稳定性不佳,导致应急供电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与外框产生碰撞,进而会导致应急供电装置受损,进而降低了应急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二,使用者无法依据实际情况调控应急供电装置是否处于通电状态,这样使得使用者不需要使用应急供电装置时,应急供电装置仍处于通电状态进行放电,这样导致了电量的流失,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管理的应急供电装置,通过设置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左开口箱、导电柱主体、导电空心柱、供电机本体、第一外螺纹柱、第二外螺纹柱和活动杆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应急供电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供电结构会因碰撞而受损以及现有的应急供电装置存在电量流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力管理的应急供电装置,包括U形槽板和供电机本体,所述U形槽板的上下两端面对称焊接有安装耳,这样提升了安装耳在U形槽板上的稳定性,所述安装耳通过螺钉连接在左开口箱的一端,这样样可使得安装耳稳定的连接在左开口箱上,所述U形槽板的内部等间距的焊接有导电空心柱,这样提升了导电空心柱在U形槽板上的稳定性,所述供电机本体靠近U形槽板的一端等间距的焊接有导电柱主体,这样提升了导电柱主体在供电机本体上的稳定性,所述供电机本体位于下凹槽滑块与上凹槽滑块之间,所述上凹槽滑块的下端面左右对称焊接有上连接杆,这样提升了上连接杆在上凹槽滑块上的稳定性,所述上连接杆通过上内螺纹槽与第一外螺纹柱螺纹连接,这样使得上连接杆与第一外螺纹柱连接,所述下凹槽滑块的上端面左右对称焊接有下连接杆,这样提升了下连接杆在下凹槽滑块上的稳定性,所述下连接杆通过下内螺纹槽与第一外螺纹柱螺纹连接,这样使得下连接杆与第一外螺纹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开口箱的下端面四个角落均焊接有支撑柱,这样提升了支撑柱在左开口箱上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柱的下端面焊接有万向轮,这样提升了万向轮在支撑柱上的稳定性,当万向轮滚动时,可使得左开口箱移动,所述下凹槽滑块通过滑槽与左开口箱滑动连接,这样使得下凹槽滑块受到外力时,可在左开口箱的内部左右移动,所述上凹槽滑块通过滑槽与左开口箱活动连接,这样使得上凹槽滑块受到外力时,可在左开口箱的内部左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左开口箱远离侧板盖的一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右通孔,所述右通孔的内劲尺寸大于U形槽板的外径尺寸,这样使得U形槽板穿过右通孔时,U形槽板始终与右通孔之间存在间隙,进而有利于U形槽板通过右通孔贯穿左开口箱。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盖上的四个角落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侧板盖通过螺栓与左开口箱连接,这样使得侧板盖稳定的连接在左开口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螺纹柱通过左内螺纹槽与第二外螺纹柱螺纹连接,这样使得第一外螺纹柱与第二外螺纹柱稳定的连接,所述第二外螺纹柱通过左通孔贯穿侧板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苏元,未经杨苏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0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麦克风护罩结构
- 下一篇:一种PTC陶瓷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