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河道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5501.9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1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化祥;刘增祥;许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4H1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河道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河道防护装置,属于河道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防护栏,防护栏为矩形框架结构,内部设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布的连杆;第一连接套设于防护栏的一侧的上部,第一连接套下部的两侧铰接有挂钩;第二连接套,设于防护栏的另一侧的下部,第二连接套上部的周向开设有卡槽;连接杆,下端设有锥形部;防护栏依次排布,连接杆自上而下贯穿相邻防护栏相对侧的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通过锥形部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相邻防护栏相对侧的挂钩卡设在卡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河道防护装置,安装简便,稳定性好,能够适应于生态河道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态河道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河道是具有良好的整体景观效果,合理的生态系统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转功能的河道。通过在传统的河道建设和整治中加入生态学原理,并根据河道现状和功能,对工程进行生态设计,构建符合流域及地域生态特征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
生态河道两侧的种植大量植被,为了保证植被的良好生长,需要在生态河道的外侧设置防护装置,目前的生态河道防护装置往往使用单块的防护网,依次排布,并通过铁丝将其相互捆绑固定,目前这种防护装置不但安装繁琐,而且稳定性也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河道防护装置,旨在解决安装繁琐,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河道防护装置,包括多个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为矩形框架结构,内部设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布的连杆;
第一连接套,设于所述防护栏的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一连接套下部的两侧铰接有挂钩;
第二连接套,设于所述防护栏的另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接套上部的周向开设有卡槽;
连接杆,下端设有锥形部;
所述防护栏依次排布,所述连接杆自上而下贯穿相邻所述防护栏相对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套和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所述锥形部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相邻所述防护栏相对侧的所述挂钩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有端帽,所述端帽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比所述防护栏的高度长至少15cm。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套下部的两侧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轴向垂直,所述挂钩铰接设于所述连接环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环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套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壁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1/2周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防护栏、所述第一连接套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表面设有防锈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河道防护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生态河道防护装置,在构建生态河道的防护装置时,使用多个防护栏沿河岸依次排布,相邻的防护栏通过连接杆贯穿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的方式连接,通过连接杆穿入地面,使得多个防护栏快速完成安装。多个防护栏连接在一起,相邻防护栏以连接杆为转轴,可转动角度以使用不同形状河道的走向。通过挂钩和卡槽的方式固定,确保多个防护栏的稳定性,同时沿第二连接套周向开设的卡槽也不会影响相邻防护栏的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河道防护装置安装简便,稳定性好,能够适应于生态河道的防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5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玻璃栏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远距离取料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