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垫圈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3902.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俏丽;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滨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4 | 分类号: | B21D28/24;B21D53/20;B07B1/28;B07B1/46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徐卫勇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垫圈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圈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冲床主体、冲模、冲压装置、冲头和组合装置,组合装置包括滑槽,设置在滑槽中的冲头架,冲头架上设有腰孔和组合部,腰孔中设有滑杆,冲模上设有金属挡板,金属挡板上设有外壁上缠绕有电磁导线的金属棒,机床顶部连接有废料收集口,废料收集口的底部连接有筛分装置,在日常使用中,通过冲压装置驱动冲头向下移动,使冲头对放置在冲模上的物料进行冲压,通过组合部与冲头组合,使冲头的形状发生变化,通过金属棒与电磁导线组成的电磁铁能使金属挡板阻挡并且吸附飞溅的碎屑,物料冲压后产生的落料通过筛分装置进行收集与筛分,本设备降低了使用成本和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垫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垫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垫圈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加工装置通常包括有冲床,冲床一般分为机械及液压两类,机械式冲床是传统形式,机构为曲柄连杆结构,利用曲轴偏心来推动滑块上下运动,达到冲压目的。冲床是油泵产生的高压油推动液压缸动作,从而带动冲压滑块动作产生压力。气液增压基本上跟液压一样,但推他的动力源是压缩空气,利用气动转换成液压力。机械冲及液压冲多是以一定的压力对物体施压,冲床厂家就是利用其压力配合模具对金属零件加工,对其产生弯曲变形、剪裁。现有技术中的冲孔冲床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传统的用于冲孔的冲头结构有很多中,有些冲头形状非常接近,但在加工中仍然需要配置不同结构的冲头,所以模具的整体成本很高;冲孔后留下的落料可进一步的回收利用,制作其他工件、制作工艺品等,但是回收不便,需要通过人工再对落料进行收集,增加了零件加工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冲孔板的孔型差距很大,不同规格的落料在后续的筛选中难度较大,由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落料进行收集与筛分并且具有改变冲头形状功能的垫圈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垫圈加工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表面的冲床主体和冲模,所述冲床主体上设置有冲压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底部设置有冲头,所述冲床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改变冲头形状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装置包括设置在冲床主体朝向冲头一侧侧壁并且沿冲床主体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中竖直滑动设置有冲头架,所述冲头架靠近冲头的一端设置有组合部,所述组合部靠近冲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冲头外壁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冲头架上表面远离组合部的一侧设置有沿冲头架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孔,所述腰孔中竖直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滑槽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冲模上表面竖直设置有两块分别位于冲头左右两侧的金属挡板,所述金属挡板远离冲头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金属棒,所述金属棒外壁上缠绕设置有电磁导线,所述机架顶部且位于冲模下方连接有废料收集口,所述机架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收集并且筛分落料的筛分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将物料放置在冲模上表面,通过冲压装置驱动冲头向下移动,使冲头对放置在冲模上的物料进行冲压,需要改变冲头形状时,将滑动设置在滑槽中的冲头架朝靠近冲头的方向移动,使设置在冲头架一端的组合部通过凹槽与冲头外壁配合,使冲头快速改变成所需的形状,在冲压装置驱动冲头向下移动时,与冲头外壁配合的组合部带动滑动设置在凹槽内的冲头架竖直向下移动,使冲头对放置在冲模上的物料进行冲压,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了需要配备多个冲头所需的成本,设置在冲模上表面的金属挡板可以起到防止碎屑飞溅的作用,避免物料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飞溅到设备之外,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清理,导致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加的现象发生,缠绕设置在金属棒上的电磁导线通电后与金属棒组成电磁铁,金属棒将磁力传导到与之连接的金属挡板上,通过金属挡板提高电磁铁磁力的影响范围,使飞溅的碎屑被吸附到金属挡板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金属挡板阻挡飞溅碎屑的能力,物料冲压后产生的落料从冲模上掉落到到废料收集口中,通过废料收集口落入到筛分装置中进行收集与筛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滨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滨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3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