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压式测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7951.3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6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4 | 分类号: | G01F1/34;G01F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李鹤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压式测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压式测风装置,包括安装在风管内部的多个测风组件,测风组件包括两个测风筒,两个测风筒通过正压侧引出管和负压侧引出管连通,正压侧引出管和负压侧引出管均穿过托板,相邻两个测风组件的正压侧引出管和负压侧引出管在伸出风道外并分别通过连通管两两相连将风引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使用寿命短和制作成本高的问题,产生了增加装置使用寿命和节约制作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量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压式测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中常常使用到风量测量装置对制粉系统风道的风量进行检测,是通过在风道垂直安装测风装置,该测风装置利用连通管和压差的方式对煤炉机风道的风量进行实时监测,现有的测风装置在风道内部设置多个风压引出管,虽然能够提高风量测量的准确性,但由于风道中风速较快,风中含有较多灰尘等杂质,使得正压侧引出管的迎风侧管壁被严重磨损,甚至击破,导致测风装置使用寿命短;而且为增加测风装置的耐磨性,风压引出管由耐磨钢材制作而成,制作成本过高,不具备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压式测风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寿命短和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差压式测风装置,包括安装在风管内部的多个测风组件,测风组件包括两个测风筒,两个测风筒通过正压侧引出管和负压侧引出管连通,正压侧引出管和负压侧引出管均穿过托板,相邻两个测风组件的正压侧引出管和负压侧引出管在伸出风道外并分别通过连通管两两相连将风引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通过采用了设置多个测风组件,测风组件中的正压侧引出管与测风筒连通,相邻两个正压侧引出管和负压侧引出管在风道外一端分别通过连通管连接并将风引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了设置多个测风组件,测风组件中的正压侧引出管与测风筒连通,相邻两个正压侧引出管和负压侧引出管在风道外一端分别通过连通管连接并将风引出,在保证风量测量准确性的同时减少风道内部风压引出管的长度;其解决了使用寿命短和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产生了增加装置使用寿命和节约制作成本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风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风组件的左视图。
图5为图4中B-B截面右视图。
上述附图中:1、风道;2、测风组件;21、托板;22、测风筒;23、安装底座;24、耐磨板;25、安装顶座;26、锁紧盖;27、密封圈;28、正压侧引出管;29、负压侧引出管;3、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差压式测风装置,包括安装在风道1内部的多个测风组件2,测风组件2包括两个测风筒22,两个测风筒22通过正压侧引出管28和负压侧引出管29连通,正压侧引出管28和负压侧引出管29均穿过托板21,相邻两个测风组件2的正压侧引出管28和负压侧引出管29在伸出风道1外并分别通过连通管3两两相连将风引出;测风组件2各段的正压侧引出管28通过测风筒22相通,各段负压侧引出管29通过测风筒22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电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7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用便于故障检修的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干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