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2990.4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0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闫胤兆;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士特伊顿(西安)动力传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C21D1/673;C21D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弹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传统模具对膜片弹簧进行压淬的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同心度不高,导致产品一致性较差,且依靠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调整效率较低的问题。该膜片弹簧压淬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槽,定位块设置于上模的上合模面上,定位槽设置于下模的下合模面上,或者定位块设置于下模的下合模面上,定位槽设置于上模的上合模面上;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适配,且定位块的高度大于膜片弹簧的厚度;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内时,上模与下模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干式离合器的膜片弹簧生产过程中,压淬成型是一道核心工序,即在高温下通过压淬模具将平面的膜片弹簧压成与模具合模面一致的锥面。传统模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01和下模02,其上合模面04和下合模面05具有一定锥度,膜片弹簧03位于上合模面04和下合模面05之间。该道工序的关键在于上模01和下模02之间的同心度,同心度越高,上模01 和下模02贴合得越好,膜片弹簧03的圆度就越好,产品一致性也就越高。
目前,膜片弹簧压淬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同心度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模具自身的精度;二是由上模和下模合模面的锥度达到的自定心效果;三是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综上可知,采用传统模具对膜片弹簧进行压淬的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同心度不高,导致产品一致性较差,且依靠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调整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传统模具对膜片弹簧进行压淬的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同心度不高,导致产品一致性较差,且依靠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调整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殊之处在于:
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槽;
所述定位块设置于上模的上合模面上,所述定位槽设置于下模的下合模面上;或者所述定位块设置于下模的下合模面上,所述定位槽设置于上模的上合模面上;
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适配,且定位块的高度大于膜片弹簧的厚度;
所述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内时,上模与下模同心。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上合模面和下合模面的边缘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至少有三个,且沿上合模面和下合模面的边缘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朝向定位槽的端面为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大于20°。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和定位槽为弧形结构,其弧面与上合模面和下合模面的边缘平行;
所述上合模面和下合模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油槽;
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第一油槽相贯通的第二油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通过在上合模面和下合模面上设置定位机构,使得上模和下模能够同心合模,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降低了合模过程对设备自身精度的要求,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合模时仅需将定位块对准定位槽即可完成上模和下模的同心定位,无需操作人员反复调整,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沿上合模面和下合模面的边缘设置,使得定位块对准定位槽的过程可通过视觉观察辅助调整,更加精准便捷,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士特伊顿(西安)动力传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法士特伊顿(西安)动力传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2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门窗数控双头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干式变压器开门断电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