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支护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9007.8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3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迪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5/00;E21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潘晓敏 |
地址: | 51014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支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用支护,涉及煤矿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侧支撑板,侧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顶板,侧支撑板内底部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顶端转动连接有导向结构;侧支撑板内部相对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与支撑顶板配合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横梁且与导向结构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支撑板、支撑顶板内部增加支撑柱与导向结构配合的结构,能够在发生地震或巷道塌陷时,通过支撑柱与导向结构形成一稳定的三角支撑空间,增强巷道结构的稳定性,用于救援或逃生,提高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用支护。
背景技术
煤矿主要是地下开采,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采用巷道支护来保持巷道畅通和围岩稳定对煤矿建设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巷道进行支护的基本目的在于缓和及减少围岩的移动,使巷道断面不致过度缩小,同时防止已散离和破坏的围岩冒落。巷道支护的效果却不仅仅取决于支架本身的支承力,还受到围岩性质、支架力学性质(支承力和可缩性)、支架安设密度、安设支架时间的早晚、支架安设质量和与围岩的接触方式(点接触或面接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现有的支护在煤矿巷道安装使用过程中,当发生地震时,由于矿井所处土层发生变化和位置,造成支护在巷道中由于与巷道大面积接触,所受的土石的挤压面大,土石大量堆积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巷道由于支护变形而出现堵塞的情况,不仅不利于逃生,而且对被困井下的员工施救工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用支护,通过设置一在发生危险时能够自动形成三角稳定的支撑空间的结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煤矿用支护,包括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顶板,所述侧支撑板内底部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转动连接有导向结构;
所述侧支撑板内部相对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与支撑顶板配合的支撑横梁;
所述支撑横梁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横梁且与导向结构螺纹连接;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与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的导向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一侧固定有与侧支撑板内表面贴合的加强肋板,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与侧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横梁顶部固定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顶端固定有与支撑顶板内壁配合的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与支撑套配合的贯穿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横梁顶部且位于电机两侧的位置分别固定有控制主板和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支撑板、支撑顶板内部增加支撑柱与导向结构配合的结构,能够在发生地震或巷道塌陷时,通过支撑柱与导向结构形成一稳定的三角支撑空间,增强巷道结构的稳定性,用于救援或逃生,提高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矿用支护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迪,未经吴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9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