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固定防转组件、防转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8696.0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3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赵峰;于世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温春艳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固定 组件 电池 模组 动力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固定防转组件、防转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其中的连接固定防转组件包括固定端和防护帽,防护帽包括盖体,盖体上设有防转端,防转端形成有中空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与固定端的顶端的截面形状对应设置,使固定端的顶端嵌设在容置空间中限位,相对于容置空间无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防转端和固定端的配合限位,有效防转,结构简单且安全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连接固定防转组件、防转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包内铜排种类和数量比较多,在现有的动力电池包内,由于电池模组和铜排均不具备防转功能,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或者行驶里程累积较长之后,可能会出现电池模组与铜排连接点螺栓力矩减小的问题,铜排与螺栓连接处产生虚接现象,发热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起火灾。由于现有结构导致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电池模组和铜排之间的防转结构,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模组与导电排之间不具备防转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固定防转组件、防转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通过防转端和固定端的配合限位,有效防转,结构简单且安全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固定防转组件,包括固定端和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防转端,所述防转端形成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固定端的顶端的截面形状对应设置,使所述固定端的顶端嵌设在所述容置空间中限位,相对于所述容置空间无转动。
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为通孔。
优选地,在所述通孔的边缘朝向所述盖体的内侧表面凸设有防转侧壁。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的顶端的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防转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输出极底座和导电排,所述导电排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固定防转组件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输出极底座上,所述导电排的末端通过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输出极底座上,所述防护帽卡扣在所述电池模组输出极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矩形的顶盖和垂直于所述顶盖分别设置两侧短边的侧盖和一侧长边的保护盖。
优选地,所述防转端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优选地,所述侧盖和所述保护盖的末端分别设有卡勾,所述电池模组输出极底座上对应设有卡槽,所述卡勾卡扣在所述卡槽中定位。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的顶端的厚度≤所述防转侧壁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防转电池模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转端和固定端的配合限位,有效防转,结构简单且安全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固定防转组件中防护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状态下固定端和防转端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固定防转组件中防护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转电池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固定端 200防护帽 210防转端 211容置空间 212防转侧壁 220顶盖 221侧盖222保护盖 223卡勾 300电池模组输出极底座 310卡槽 400导电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8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框架以及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云计算放置柜用除尘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