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7524.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4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迅;张华芳;徐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立迅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地址: | 2534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套管和握柄,所述引流管上端插接有所述套管,所述套管一侧粘接有所述握柄,所述套管上端插接有引流头。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管、握柄,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握拿,牵引使用引流管,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开关阀一、引流支管、开关阀二、负压管和负压支管,可以灵活切换引流瓶使用,增加液体的存储容量,更换方便,且在更换时不影响装置引流工作,可以有效防止液体回流,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的风险,使患者能早日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这种病在病灶部位往往形成积血或积水、积液,导致颅脑内压升高,致使病人疼痛难忍,必须进行急救,通常的急救治疗护理方法就是采用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脑室外引流减压。
目前现有的引流装置缺少引流管固定装置,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引流时,引流管牵引使用不便,增加引流工作量,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另外现有的引流装置中引流瓶都只配置一套,容积小,需要经常更换,且在更换时不能继续引流,容易发生倒流,增加患者伤口感染机滤,影响患者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缺少引流管固定装置,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引流时,引流管牵引使用不便,增加引流工作量,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套管和握柄,所述引流管上端插接有所述套管,所述套管一侧粘接有所述握柄,所述套管上端插接有引流头。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底端插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两端通过卡槽连接有开关阀二,所述三通管底端插接有引流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套管提供稳定支撑,增加所述引流头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所述握柄便于握拿,方便牵引使用所述引流管,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所述三通管连接所述引流支管,通过所述开关阀二控制液体流通,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支管底端插接有引流瓶,所述引流瓶底端通过卡槽连接有固定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引流瓶盛装引流液,并通过所述固定座对所述引流瓶进行固定,保证所述引流瓶放置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操作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底座提供稳定支撑,同时通过所述推杆推动装置移动,提高装置的移动性,通过所述操作面板控制装置运行,提高操作便利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负压泵与所述蓄电池电接,所述负压泵和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底座均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蓄电池给所述负压泵提供电能,使得所述负压泵能正常工作,通过所述负压泵制造负压,从而产生吸力,对患者进行引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立迅,未经刘立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7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