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1566.4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3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婧;周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10/06;D01D5/42;D01H1/02;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4111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纺丝 纱线 宏量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包括机架、静电纺丝发生装置、对流循环式烘燥装置、主动式分切装置、负压导引装置、加捻装置,所述静电纺丝发生装置包括直流高压电源、导电传送带、流体推进器,流体推进器的末端连接喷丝模头,高压直流电源正极与喷丝模头连接;导电传送带右侧依次设置对流循环式烘燥装置、主动式分切装置、负压导引装置、加捻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备的纳米长丝纤维连续可纺性好,纺纱工艺流程短、均匀性好,提高了静电纺长丝纱线生产效率,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技术被认为是目前连续制备纳米长丝纤维最为高效的技术路线。一直以来静电纺丝制备纳米长丝纤维在收集上存在较大难度,通常以纤维膜的形式收集。静电纺丝纤维膜中的纤维排列呈现各向异性,纤维间相互搭接使得力学性能差,这使得静电纺丝纳米长丝纤维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改善纤维间的结合方式,比如采用传统方式使纤维摩擦抱合成纱,能够拓展其在缝编织造领域中的应用。
为了使纳米长丝纤维能够稳定成纱,近年来涌现了很多纳米纱线的制备方法,如水浴法、双电极法、自捆扎法、漏斗加捻法等。以上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纳米长丝纤维在集合体形貌、尺寸以及力学性能上的可调控性,但技术进展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实现工业化大量生产还存有较大距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包括机架、静电纺丝发生装置、对流循环式烘燥装置、主动式分切装置、负压导引装置、加捻装置,所述静电纺丝发生装置包括直流高压电源、导电传送带、流体推进器,所述导电传送带接地,导电传送带上方左侧设有若干个流体推进器,每个流体推进器周围设有一个半封闭的用于隔离高压静电场的电绝缘壳,电绝缘壳安装在机架上;每个流体推进器的末端处设有一个喷丝模头,喷丝模头朝向导电传送带,喷丝模头与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相连,喷丝模头与导电传送带之间形成高压静电场;导电传送带右侧依次设置对流循环式烘燥装置、主动式分切装置、负压导引装置、加捻装置;喷丝模头喷出的纳米级长丝纤维射向导电传送带,多个喷丝模头同时纺制使得纳米长丝纤维在厚度方向沉积形成片状材料,片状材料随传送带向对流循环式烘燥装置、主动式分切装置、负压导引装置、加捻装置转移。
上述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所述对流循环式烘燥装置沿传送带设置有多组,每组对流循环式烘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提供送风功能的上箱体、一个用于提供负压抽吸功能的下箱体和一个气体通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对称设置在导电传送带的上下方,上箱体的侧面和下箱体的侧面通过气体通道连通,气体通道上设有加热装置和泵。
上述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所述主动式分切装置包括切刀、底座,切刀和底座均安装在机架上,且切刀位于底座上方,且切刀和底座之间的缺口正对负压导引装置的入口。
上述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所述切刀为电动式切刀或气动式切刀。
上述静电纺丝纱线宏量制备装置,所述加捻装置包括前罗拉、后罗拉、导纱钩、钢丝圈、筒管、皮带,负压导引装置的出口正对前罗拉,前罗拉右侧设置后罗拉,后罗拉右下方设有导纱钩,导纱钩下方设有筒管,筒管外壁中间位置套装有钢丝圈,筒管底部与皮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传送带作为静电纺丝纳米长丝纤维的接收装置,在喷丝模头接通直流高压电源正极、导电传送带接地以后,喷丝模头与导电传送带间形成稳定的高压静电场,有利于带电聚合物液滴在静电力的牵拉作用下成形及持续收集。
2、本实用新型导电传送带上方左侧设有若干个流体推进器。每个流体推进器均可实施纺丝,多个流体推进器同时纺丝将使得纳米长丝纤维快速沉积,保证片状材料维持一定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1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下振动的方形线性马达
- 下一篇:一种自动平衡热封带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