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8809.0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靖宇;岳伟;王增庆;孙哲;李志强;臧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城县洪海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6 | 分类号: | B32B3/06;B32B27/02;B32B27/06;B32B27/36;B32B3/08;B32B3/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0659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复合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包括两块规格一致的主板体,所述主板体开设有两个L型槽和一个T型槽,所述L型槽固定匹配有U型钢,所述T型槽固定匹配有工型钢,所述主板体开设有第一填充槽,所述第一填充槽内填充有吸音棉,所述主板体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滑动匹配有副板体,所述副板体开设有第二填充槽,所述第二填充槽填充有缓冲垫,所述副板体两侧面均一体连接有L型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
背景技术
复合板是指在一层金属板上覆以另外一种金属板,以达到在不降低使用效果(防腐性能、机械强度等)的前提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复合方法通常有爆炸复合法,爆炸轧制复合、轧制复合等。复合材料可分为复合板、复合管、复合棒等。主要应用在防腐、压力容器制造,电建、石化、医药、轻工、汽车等行业,复合板一般分为:金属复合板,木材复合板,彩钢复合板,岩棉复合板等等。随着我国建筑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复合板材料以来,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主题,而新型复合板材料已具有资源综合利用,节土、节能、环保等优势。
但是,噪声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所以对复合板的降噪处理经久不衰;目前对复合板的拼接多采用专用的黏胶进行粘连,且不论黏胶存在异味,施工时,黏胶还可能破坏施工环境;一般的复合板外部缺少保护层,受到物体撞击时,容易产生损坏,为此,提出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包括两块规格一致的主板体,所述主板体开设有两个L型槽和一个T型槽,所述L型槽固定匹配有U型钢,所述T型槽固定匹配有工型钢,所述主板体开设有第一填充槽,所述第一填充槽内填充有吸音棉,所述主板体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滑动匹配有副板体,所述副板体开设有第二填充槽,所述第二填充槽填充有缓冲垫,所述副板体两侧面均一体连接有L型卡块。
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槽与副板体之间填充有阻尼垫,这样的设计,加强缓冲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副板体外侧有防火贴膜,这样的设计,能从最外侧隔离明火,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进一步限定,所述L型卡块设有倒角,这样的设计,起导向作用,便于插入。
进一步限定,所述吸音棉为聚酯纤维吸音棉,这样的设计,隔音效果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在吸音棉的效果下有效隔音,且分层的结构设计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了隔音效果;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只需将L型卡块进行卡合就能完成对复合板拼接,无需黏胶进行粘连,则不存在异味也不会破坏施工环境;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U型钢和工型钢有效增强了复合板的抗击强度,在缓冲垫的效果下有效对副板体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降低损坏可能性,且活动槽与副板体滑动匹配的结构设计,进一步加强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节能环保复合板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城县洪海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城县洪海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8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调光机构的汽车灯具
- 下一篇:一种燃煤锅炉干式排渣机进风冷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