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吸汗片的衬衫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6844.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方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成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00 | 分类号: | A41B1/00;A41B1/08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跃进路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吸汗片 衬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吸汗片的衬衫,包括衣身、领部、衣袖,后衣片的上衣片、下衣片经后缝合线连接为一体,后缝合线中部设置松紧带,上衣片顶部配合衣身肩部及颈部缝合线设置第一连接件以可拆卸安装第一吸汗片,松紧带两端配置第一限位带,以形成适于第一吸汗片的第一容纳位,第一吸汗片底部两端的弹力绳分别贯穿第一容纳带对应的孔位,与后缝合线端部的第二连接件连接。通过设置松紧带避免活动受限;第一吸汗片顶部可拆地安装于上衣片连接件,便于拆卸清洗,避免影响整体观感,第一吸汗片底部两端经弹力绳与后缝合线端部对应的第二连接件连接,用于解决衬衫易发黄、使用寿命不长,及因吸汗片设置不当造成闷热、活动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吸汗片的衬衫。
背景技术
衬衫穿着时间过长,后背等易出汗位置容易发黄,难以清洗。为避免衬衫出现汗渍,现有的衬衫虽然会将衬衫对应后背位置设置成透气布料以增加透气性,避免出汗,但部分汗液仍会渗入透气布料的透气孔内,透气布料固定在衬衫内,与衬衫长期一起清洗,依旧会出现发黄现象,且长期使用的透气布料易变形,影响使用寿命。目前部分衬衫也会在内部附加吸汗片,将吸汗片直接固定在衬衫内易出汗部位,但设置吸汗片的衬衫或因连接件设置不当,将连接件覆盖吸汗片整体,使衬衫更加闷热,增加出汗;或未能够结合衬衫结构设置,使整体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吸汗片的衬衫,通过在后缝合线设置松紧带避免活动受限;在上衣片内设置第一吸汗片,第一吸汗片顶部沿衣身肩部及颈部缝合线可拆地安装于上衣片连接件,便于拆卸清洗,避免影响整体观感,第一吸汗片底部两端经弹力绳与后缝合线端部对应的第二连接件连接,用于解决衬衫易发黄、使用寿命不长,及因吸汗片设置不当造成闷热、活动受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可拆卸吸汗片的衬衫,包括由前衣片、后衣片缝合而成的衣身、经颈部缝合线环设于衣身顶部的领部、以及经衣袖缝合线对应缝合于衣身两侧的衣袖,所述后衣片的上衣片、下衣片经后缝合线连接为一体,后缝合线中部设置松紧带,上衣片内可拆卸安装第一吸汗片,所述上衣片顶部配合衣身肩部及颈部缝合线设置第一连接件以固定所述第一吸汗片,上衣片配合后缝合线于松紧带两端配置第一限位带,第一限位带远离松紧带的一端缝合于衣袖缝合线,以形成适于所述第一吸汗片的第一容纳位,第一吸汗片底部两端的弹力绳分别贯穿第一容纳带对应的孔位,与后缝合线端部的第二连接件连接。
将后衣片设置成由上衣片、下衣片经后缝合线缝合为一体,在后缝合线中部设置松紧带,通过松紧带适当调整后衣片宽度,避免活动受限;在上衣片内置第一吸汗片,用于及时吸汗,避免汗液过多渗出衬衫;沿衣身肩部及颈部缝合线设置连接件,使第一吸汗片顶部经连接件可拆地安装于上衣片,便于拆卸清洗,避免因清洗不当导致清洗不彻底,残留汗渍,使衬衫发黄;沿后缝合线在松紧带两端设置第一限位带,第一吸汗片底部收容于第一限位带形成的第一容纳位内,在第一吸汗片底部两端设置弹力绳,并在后缝合线端部对应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一吸汗片经两端的弹力绳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以第二连接件作为限位,由弹力绳作为牵引,弹力绳配合松紧带调整衬衫可活动幅度,第一吸汗片在弹力绳的带动下及时完成复位,使第一吸汗片能够始终容置于第一容纳位,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因松紧带拉伸使第一吸汗片错位或出现褶皱,影响整体观感及吸汗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松紧带两端分别设置后折裥,所述后折裥由松紧带端部朝向衣身肩部缝合线延伸。在后衣片设置后折裥,通过松紧带增大衬衫后部可活动幅度,根据活动习惯,设置后折裥由松紧带端部朝向衣袖缝合线延伸,在松紧带端部设置后折裥,避免衬衫衣身后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褶皱或鼓包,使整体更加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成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成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6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