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变形浅槽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5233.2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7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施宝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变形浅槽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中部和所述下模板的中部各设有互相匹配的模压区,所述下模板在其模压区的外围设有一道回形的补强筋,所述上模板在其模压区的外围设有避让所述补强筋的回形槽。本模具通过回形的补强筋来防止板面的变形,防止制造的产品表面出现流纹,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变形浅槽模具。
背景技术
一些金属加工件是通过模压来成型,比如一种用于氢能领域的电极产品具有复杂的沟槽结构,而这些沟槽的深度仅有0.4mm,所以产品表面的微小不平整会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模具在持续加工过后模板表面很容易产生不平状况,此时加工出来的就是不良品,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抗变形浅槽模具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变形浅槽模具,能够让模具更好地保持平面度,提高模压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抗变形浅槽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中部和所述下模板的中部各设有互相匹配的模压区,所述下模板在其模压区的外围设有一道回形的补强筋,所述上模板在其模压区的外围设有避让所述补强筋的回形槽。
具体的,所述补强筋与下模板模压区边缘的距离不超过20mm。
具体的,所述下模板的模压区设于下模镶块上,所述补强筋位于下模镶块的边缘外。
具体的,所述模压区由若干沟槽结构构成,所述沟槽结构的深度不高于0.4mm,所述沟槽结构的转角均设有不大于0.1mm的倒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模具通过回形的补强筋来防止板面的变形,防止制造的产品表面出现流纹,保证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抗变形浅槽模具合模时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上模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下模板的立体图;
图6为下模镶块的立体图。
图中数字表示:
1-上模板,11-模压区(上模),111-沟槽,12-回形槽;
2-下模板,21-下模镶块,211-模压区(下模),22-补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变形浅槽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的中部和下模板2的中部各设有互相匹配的模压区11、211,下模板2在其模压区211的外围设有一道回形的补强筋22,上模板1在其模压区11的外围设有避让补强筋22的回形槽12。因为补强筋22是直立于下模板2的板面上的,所以对补强筋22周边的模板材料有结构限制作用,保证下模板2的其他表面平整,合模时也能令上模板1对应位置的表面平整,这样就能防止制造的产品表面出现流纹,保证产品的质量。
补强筋22与下模板2模压区211边缘的距离不超过20mm。理论上说,离补强筋22越远,变形量越大,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够保证补强筋22对模压区11的外围有足够的支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施宝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施宝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5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