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3231.X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照辉;张宇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H02N11/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810008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墙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墙体结构,包括外墙和内墙,所述外墙相对设置在内墙的外侧,所述外墙和内墙之间设有隔热间隙,所述外墙包括外墙板和设置在外墙板两侧的第一保温层,所述内墙包括内墙板和设置在内墙板外侧的第二保温层,所述内墙板的内侧壁上嵌入有照明元件,所述隔热间隙中设有为照明元件提供电源的温差发电组件。本装置在外墙和内墙之间设有隔热间隙,避免了内墙和外墙之间的接触热传导,从而起到了很好的隔热效果,减少了能量损耗;同时通过在外墙和内墙上设有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起到了很好的保温效果,尤其适合北方寒冷地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人们对房屋的隔热、保暖的效果也不断提高,建筑节能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是众所周知,砖混结构墙体(包括外墙和屋顶)保温隔热目前一般都是采用在墙体外墙面上粘贴或粉刷各种类型的隔热材料,在墙体屋顶面上设置隔热层的方式,通过阻止辐射和传热来进行隔热保温。外墙隔热保温效果不仅不理想,而且工程造价高,施工费时费力,时间一长,隔热保温层受风吹雨打,日晒水露,容易形成局部脱落掉块,既影响隔热保温,又影响外墙美观,且不容易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节能环保,且非常适合北方使用的节能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墙体结构,包括外墙和内墙,所述外墙相对设置在内墙的外侧,所述外墙和内墙之间设有隔热间隙,所述外墙包括外墙板和设置在外墙板两侧的第一保温层,所述内墙包括内墙板和设置在内墙板外侧的第二保温层,所述内墙板的内侧壁上嵌入有照明元件,所述隔热间隙中设有为照明元件提供电源的温差发电组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墙体结构,进一步说明为,所述隔热间隙中设有骨架,所述外墙和内墙均分别通过螺栓与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包括多个相互垂直的横向骨架和纵向骨架,所述横向骨架和纵向骨架交叉形成多个骨架框,所述温差发电组件位于骨架框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墙体结构,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外墙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外墙模块组成,所述外墙模块与骨架框相适配,所述外墙模块均分别通过螺栓与骨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墙体结构,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温差发电组件包括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蓄电池、散热器和稳压控制器,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热端面上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第二保温层接触,且导热片与第二保温层之间设有导热硅脂,所述散热器通过导热条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面连接,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发出的电能通过所述稳压控制器进行稳压处理后储存在所述蓄电池中,所述蓄电池为照明元件提供电源。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墙体结构,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导热片面向第二保温层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凸刺,当导热片与第二保温层接触时,所述凸刺可插入第二保温层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在外墙和内墙之间设有隔热间隙,避免了内墙和外墙之间的接触热传导,从而起到了很好的隔热效果,减少了能量损耗;同时通过在外墙和内墙上设有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起到了很好的保温效果,尤其适合北方寒冷地区使用;2、通过温差发电组件在内墙和外墙温差的作用下发电,从而能够将流失的热量又重新进行回收二次利用,将之转换为电能,能够为室内的照明提供电源,节能环保;3、通过对墙体的进一步限定,基本实现了建筑结构外墙的模块化、装配化,施工周期短,安装方便快捷,在建筑领域内应用范围广,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3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标本运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热节能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