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现浇结构体的侧模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6642.6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7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成祥 |
| 主分类号: | E04G9/10 | 分类号: | E04G9/10;E04G17/00;E04G21/02;E04G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结构 模板 | ||
一种建筑现浇结构体的侧模板结构,其用于方便从需要浇筑的结构体的上方侧边部位灌入混凝土,且避免混凝土从该部位泄露,提高浇筑施工效率,包括固定模板,套接管,挡滑板,固定模板在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灌入洞口,套接管连接固定在固定模板的外侧设置有灌入洞口的一周部位上,套接管的外端部位为向上倾斜状态,固定模板上在灌入洞口的下方部位设置有长条缝,挡滑板外侧部位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有外滑板,连接板插入设置在长条缝内,挡滑板与外滑板夹持在固定模板的内外侧面上,推动外滑板向上滑动能够使得挡滑板将灌入洞口封堵,使得套接管内溢满出的混凝土与固定模板内侧结构体部位的混凝土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现浇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现浇结构体的侧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大部分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施工方式一般采用现浇施工形式,按照需要形成的结构体形状尺寸搭建拼接好模板,再在模板内部绑扎布置钢筋,并向内部浇灌混凝土,则混凝土凝固后便形成一体的建筑结构,施工流程便捷,可形成各种需要的建筑结构形状。
建筑模板在拼接完成后一般会在最上方留出可供混凝土浇筑的开口或敞开部位,这样混凝土直接从上方灌入即可,但是有些结构体,如后期增加浇筑的柱体,墙体等,这类结构体由于其上方部位已经施工完成,存在其他结构阻挡,无法从其上方部位灌入混凝土,只能从上方侧边部位灌入,需要在侧模板部位留出可供灌入的洞口,这样容易存在的问题是,混凝土灌注到一定高度后容易从侧模板上的洞口位置流出,造成该部位无法快速完成浇灌操作,所以有待对该部位的侧模板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现浇结构体的侧模板结构,其用于方便从需要浇筑的结构体的上方侧边部位灌入混凝土,且避免混凝土从该部位泄露,提高浇筑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模板,套接管,挡滑板,所述固定模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有灌入洞口,所述套接管为圆柱管状结构,其连接固定在固定模板的外侧设置有灌入洞口的一周部位上,使得套接管内部与灌入洞口部位连通,则方便泵送混凝土时泵送管插入到套接管上并向内部浇灌混凝土,所述套接管相对固定模板斜向设置,套接管的外端部位为向上倾斜状态,则泵入进套接管内的混凝土会自然向灌入洞口部位流入。
所述固定模板上在灌入洞口的下方部位设置有长条缝,长条缝为缝隙状,其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挡滑板为薄面板结构,其外侧部位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等于长条缝的内宽,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外滑板,所述外滑板与挡滑板之间处于平行关系,所述连接板插入设置在长条缝内,而挡滑板与外滑板夹持在固定模板的内外侧面上,所述连接板能够在长条缝内滑动,则挡滑板与外滑板能够分别在固定模板的内外侧面上滑动,推动外滑板向上滑动能够使得挡滑板滑动至灌入洞口部位并将灌入洞口封堵。
所述外滑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拨板,方便推动外滑板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施工流程为,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到需要浇筑结构的模板上方外侧,如浇筑墙体时,墙体两侧会布置浇筑模板,则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到浇筑模板的上方外侧,灌入洞口部位与需要浇筑的结构体部位连通,后便可以通过泵送管向套接管内灌入混凝土,待结构体部位全部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会溢满至套接管内,避免混凝土的外泄,从而能够将结构体的该顶端部位完全浇筑,之后便可以向上滑动外滑板使得挡滑板在固定模板的内侧滑动,直至挡滑板将灌入洞口部位封堵,则该阶段施工操作结束,使得套接管内溢满出的混凝土与固定模板内侧结构体部位的混凝土分离,方便单独对套接管内的溢满出的混凝土进行清出,从而不影响最后混凝土凝固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拆除。
具体的,所述固定模板,套接管,挡滑板以及与其相连的部件均为金属结构,具备良好的耐磨耐久特性,可以重复使用,所述固定模板的外周边沿部位设置有固定孔,便于钉入固定钉将固定模板固定到结构体的浇筑模板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成祥,未经丁成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6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护套的复合棒形绝缘子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茶叶采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