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坝沥青隔离层的施工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7910.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8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黎苏缘;黎开全;戴勤波;孙朝洪;万伟;黎开云;文云锋;彭炜;傅强;冉鼎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地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2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坝 沥青 隔离 施工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坝沥青隔离层的施工辅助装置,涉及大坝施工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杆、设置于安装杆上的安装架及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上的碾辊,所述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杆一端的端部。其具有方便碾压砂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坝施工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坝沥青隔离层的施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护面采用碾压砂浆和挤压边墙,混凝土面板与护面间采用隔离层。隔离层普遍的施工方法是在上游护面交替喷撒沥青和砂,形成胶—砂混合结构层。
现有技术参照公开号为CN101660304A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砼面板堆石坝斜坡面保护隔离层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装置,在上游斜坡面上从上到下的喷洒沥青,使上游斜坡面上形成沥青层,并在沥青层固化前在其表面上撒砂,使沥青层上形成砂层;然后在砂层上从上到下的喷洒沥青,使砂层上形成上沥青层,在上沥青层固化前在其表面上撒砂,使上沥青层上形成上砂层;最后在上砂层表面进行碾压,形成沥青裹覆砂料、砂料颗粒相互嵌挤紧密的保护隔离层,完成施工。本发明通过在砼面板堆石坝的上游斜坡面上施工,使上游斜坡面与混凝土面板之间具有一层保护隔离层,能避免上游斜坡面与混凝土面板的直接接触,减少层间约束,降低面板开裂的发生几率,减少以水坝的维护成本,提高水坝的可靠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砂层和沥青层粘合强度较差,需要对砂层进行碾压,为了方便碾压,需要借助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坝沥青隔离层的施工辅助装置,其具有方便碾压砂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大坝沥青隔离层的施工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杆、设置于安装杆上的安装架及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上的碾辊,所述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杆一端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握住安装杆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在砂层上来回滚动碾辊,碾辊对砂层进行碾压,使砂层与沥青层更好的粘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碾辊为实心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碾辊的重量更重,便于对砂层进行更好的碾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杆为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安装杆的长度,以便于对更大面积的砂层进行碾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杆包括多个相互套设且滑移连接的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相邻两个杆体滑动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伸长安装杆时,将相互套接的杆体拉出,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当需要缩短安装杆时,将杆体重叠套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杆体上开设有定位孔和凹槽,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凹槽内的弹簧及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凹槽内,所述定位柱固定于弹簧远离凹槽的一端;所述定位柱远离弹簧的一端为球形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出杆体时,杆体挤压定位柱,弹簧被压缩,定位柱滑入定位孔中,弹簧恢复形变,使定位柱卡接在定位孔中,从而将相邻两个杆体固定;收回杆体时,用力滑动杆体,杆体挤压定位柱,弹簧被压缩,定位柱从定位孔中滑出,即可滑动杆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碾辊表面包覆有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地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地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7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篮球设计用设计架
- 下一篇:坡面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