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6411.7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讯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H01R13/52;H01R13/508;G08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队 追踪 管理 多用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包括第一线束框架和第二线束框架,所述第一线束框架和第二线束框架之间从上之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线束横杆、第二线束横杆和第三线束横杆,且第一线束横杆和第二线束横杆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内侧卡接有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线束横杆、第二线束横杆、第三线束横杆、第一圆形凹槽、第二圆形凹槽、温度传感器、第一螺栓、微型处理器和喇叭解决了线束在安装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增加线束头来加大传输线的数量,这样会导致线束较为散乱,不利于多用途使用和线束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温度得不到监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
背景技术
平时车队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车辆的位置进行追踪管理,这就需要铺设较多的线束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器官,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器管,那么线束就是神经和血管了。
传统的用于车辆追踪管理的线束在安装的过程中,线束头只能固定较少的传输线,只能通过增加线束头来加大传输线的数量,这样会导致线束较为散乱,不利于多用途使用,同时传统的线束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温度得不到监测,如果温度较高可能会引起失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通过设置第一线束横杆、第二线束横杆、第三线束横杆、第一圆形凹槽、第二圆形凹槽、温度传感器、第一螺栓、微型处理器和喇叭解决了线束在安装的过程中,线束头只能固定较少的传输线,只能通过增加线束头来加大传输线的数量,这样会导致线束较为散乱,不利于多用途使用和线束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温度得不到监测,如果温度较高可能会引起失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包括第一线束框架和第二线束框架,所述第一线束框架和第二线束框架之间从上之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线束横杆、第二线束横杆和第三线束横杆,且第一线束横杆和第二线束横杆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内侧卡接有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且第三线束横杆下方设置的矩形安装架左右两侧与第一线束框架和第二线束框架内侧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束框架左右两侧依次固定有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且第一线束框架上表面开设的圆形孔内设置有第一螺栓。
优选的,所述圆形孔内侧设置的内螺纹与第一螺栓外表面设置的外螺纹相互进行螺纹连接,且第一矩形块在圆形孔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三线束横杆上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矩形安装架内部安装有储蓄电池和微型处理器,且矩形安装架外部左侧表面设置有喇叭,所述矩形安装架右侧表面开设的矩形开口表面盖有挡板,且挡板通过第二螺栓与矩形安装架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储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微型处理器和喇叭的输入端进行电性连接,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型处理器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微型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喇叭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讯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讯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6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热电气互联电源互联网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法兰取压标准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