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智能防护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1927.2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4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幸;范雲鹤;刘洋;袁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G01D21/02;H02J7/35;H04Q9/00;G07C1/2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芸芸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智能防护网系统,其包括防护网、应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通信传输模块、供电模块和监测站;应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固定设置于防护网的网面上;应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均与通信传输模块通信相连,通信传输模块与监测站通信相连;应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通信传输模块均与供电模块电性相连。上述边坡智能防护网系统,通过在防护网的网面上设置应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防护网网面上的应力信息和振动信息并传递给通信传输模块,并通过通信传输模块传递给检测站。在防护网的应力和振动异常时,可以对发生防护网进行检查或更换,从而无需人工在线路上反复巡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工程领域,具体涉一种边坡智能防护网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边坡的安全,常在边坡下方布设被动防护网,对岩质边坡上由于风化、雨水或震动造成的落石、滚石及浅层崩坍进行防护。
现有的防护网大都是金属网、钢绳锚杆进行坡面防护,通过锚杆膨胀螺丝灯安装在边坡上,防止偶发落石、滚石及浅层崩坍造成对车辆、路基等的造成损坏。当落石发生时,会对被动防护网产生较大的冲击荷载,可以导致防护网变形或破损,或落石大量堆积,影响进一步防护效果,且可能造成锚杆与边坡的连接处破坏等连带失效,因此,对落石多发区需要进行人工定期巡护,对损坏严重的部分进行修复。
根据多年实测数据,大多数情况下落石发生同时具有偶发性和连贯性,即同一地段的落石发生后造成的岩体松散,更容易导致原位再次发生,这在西南山地等高山峡谷地段极其常见。如果该网段不及时修补,则大大降低整个防护网系统的实际防护效果和能力,属于中等的道路安全隐患。
我国部分高山深谷地区,受地震带影响,不仅属于典型的危岩落石高发区,防护网量大,且可能存在多重防护,位置崎岖、难以到达等布局特征,而且海拔高,人烟稀少,人工维护难度极大,急需一种智能防护网系统代替人工巡视,及时感知围岩落石发生并报警,通知养护人员进行落石清除和维修,保障线路安全,降低巡视成本和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边坡智能防护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边坡智能防护网系统,其包括防护网、应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通信传输模块、供电模块和监测站;所述应力传感器和所述振动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网的网面上;所述应力传感器和所述振动传感器均与所述通信传输模块通信相连,所述通信传输模块与所述监测站通信相连;所述应力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和所述通信传输模块均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边坡智能防护网系统,通过在防护网的网面上设置应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防护网网面上的应力信息和振动信息,并通过通信传输模块将上述的应力信息和振动信息传递给检测站。在防护网的应力和振动异常时,可以对发生异常的边坡防护网进行检查或更换,从而无需人工反复巡视,能够极大地节省人力。
另外,防护网在工作中既有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而发生失效,也有可能由于落石大量堆积造成破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方案中,通过应力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防护网受到的静载荷,通过振动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防护网受到的动载荷,应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对防护网的静载和动载的监测。既能够及时发现防护网在较大静载作用下发生的失效,也能够即使发现防护网在较大动载作用下发生的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1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滤网的便携掀开式瓶盖
- 下一篇:液压支架千斤顶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