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车载显示屏总成自动加压贴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5415.5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一汽延锋伟世通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车载 显示屏 总成 自动 加压 贴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式车载显示屏总成自动加压贴合装置,所述装置中,由至少两组相互独立控制的加压单元呈线形排布组成的分段式贴合机构滑动连接在直线滑移机构上,由至少两组相互独立控制的加压单元呈线形排布组成的分段式加压机构和小尺寸加压机构均设置在分段式贴合机构上方,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组件上;待加工工件定位于载板工装内,所述载板工装安装于分段式贴合机构顶部,在下方分段式贴合机构与上方分段式加压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载板工装内工件进行加压贴合。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加压贴合装置采用分段式的贴合机构与加压机构,且相互独立控制,使得板件之间贴合准确,加压压力均匀、精准且可控,有效提升贴合效率及贴合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载显示屏总成自动化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车载显示屏总成自动加压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挑选乘用车的过程中,除了对车辆的驾驶性能与安全性能有较高要求外,车辆的外部造型以及内饰的时尚、美观度也已成为消费者选车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车载显示屏总成作为车辆最为重要的内饰部件,由于其占据着车辆主副驾驶位的绝大部分视觉空间,当驾乘人员进入车辆后,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车载显示屏总成的外部造型,故车载显示屏总成外形的美观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驾乘人员的驾乘感受,也直接体现车辆的档次水平。
在汽车消费市场中,大尺寸显示屏凭借其大气且极具科技感的外形,越来越受到汽车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在刚刚上市的新车型中,大尺寸显示屏也占据了绝大多的比例。
在车载显示屏总成常规组装工序中,有一道工序是需要将LENS板与显示器面板之间进行定位贴合,然后加压时使二者粘合在一起,即贴合加压组装工序,由于LENS板与显示器面板最后将作为最直接的显示部件呈现在驾乘人员面前,故LENS板与显示器面板加压组装工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车载显示屏总成的成像显示质量,及车载显示屏总成在车内环境中的外形美观度。
与以往的小尺寸显示屏相比,大尺寸显示屏由于长度尺寸较大,在采用传统的加压贴合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出现显示屏贴合错位,贴合定位不准确,贴合不均,以及加压机构加压不均,严重时可能出现显示屏断裂造成零件报废的情况。
此外,传统的加压贴合装置功能较为单一,无法针对不同尺寸型号的显示屏实现一机多用,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段式车载显示屏总成自动加压贴合装置,采用分段式的贴合机构与加压机构,且相互独立控制,使得板件之间贴合准确,加压压力均匀、精准且可控,有效提升贴合效率及贴合质量。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段式车载显示屏总成自动加压贴合装置,所述自动加压贴合装置由直线滑移机构、支撑架组件、分段式贴合机构、分段式加压机构、小尺寸加压机构以及载板工装组成;
所述分段式贴合机构滑动连接在直线滑移机构上,所述分段式加压机构和小尺寸加压机构均设置在分段式贴合机构上方,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组件上;
所述分段式贴合机构由至少两组相互独立控制的贴合单元呈线形排布组成;
所述分段式加压机构由至少两组相互独立控制的加压单元呈线形排布组成;
待加工工件定位于载板工装内,所述载板工装安装于分段式贴合机构顶部,在下方分段式贴合机构与上方分段式加压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载板工装内工件进行加压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滑移机构由驱动电机、丝杠传动副和直线导轨组成;
所述驱动电机直接或通过电机传动副与丝杠传动副的丝杠相连,丝杠上螺纹配合有丝杠螺母滑块;
所述直线导轨与丝杠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一汽延锋伟世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一汽延锋伟世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5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